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記者 高凱)4日,由國際說唱藝術聯盟主辦的第3屆國際說唱藝術研討會在云端開幕。
來自澳大利亞、中國、法國、德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的12位藝術家、專家圍繞“說唱藝術的藝術性與社會功能”進行發言交流,介紹本國本民族的說唱藝術,闡釋其在推動生產生活、社會發展、人類文明進步等方面的作用。
國際說唱藝術聯盟主席團成員、聯盟12個成員國的近50名理事、藝術家共同出席此次云端研討活動。
國際說唱藝術聯盟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當日表示,“說唱藝術和幽默藝術發展到今天,承載了人類文明的歷史滄桑,塑造了人類精神的堅韌基因,并最終融入人類文明的骨血,鑄就了今天的我們。本屆研討會以‘說唱藝術的藝術性與社會功能’為主題,這既是對我們自身藝術的探尋,也是對這兩門藝術未來發展的展望。”他呼吁各國藝術家,“肩負起歷史賦予說唱藝術與幽默藝術的使命,用說唱和歡笑共筑人類未來的和諧美好世界。”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教授時田·埃麗森在發言中重點講述了在日本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期間對日本浪曲《天保水滸傳》的研究成果;日本著名落語家林家三平重點介紹了落語的特色與當代發展;中國曲協副主席、中國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教授就“中華曲藝的顯性身份與隱性功能”作了講解;中國曲協副主席、天津市曲協主席、梅花大鼓表演藝術家籍薇介紹了她近半個世紀從事梅花大鼓的心路歷程與體會;中國曲協副主席、四川省曲協主席、諧劇表演藝術家張旭東重點講述了諧劇“一人獨演、獨演一人”的藝術特色與諧劇的創新發展;北京曲協副主席、青年相聲演員應寧就相聲的藝術特色與社會功能作了介紹;中法曲藝文化協會聯合主席張曉陽分享了《曲藝在歐洲落地的積極影響》;法國藝術家朱力安介紹了自己在中國相聲與西方喜劇方面的對比研究;日本大阪音樂大學教授井口淳子則以“日本的三味線藝術與盲曲師”為題,介紹了日本三味線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德國藝術家柏仁睿結合自己正在撰寫的新書談了快板藝術在推動國際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此外,新加坡藝術家穆罕默德·伊姆蘭、馬來西亞相聲表演藝術家姚智祥也都結合自身藝術領域的特色進行了精彩發言。
本屆研討會是國際說唱藝術聯盟主辦的第二次線上研討交流活動。國際說唱藝術聯盟于2017年11月在盧森堡正式成立。該聯盟以促進和弘揚世界各國各民族傳統說唱藝術和幽默藝術為己任,積極組織各國相關藝術家開展交流與合作。2018年,中國曲協正式加入該聯盟,成為該聯盟內最大體量、最具專業性的團體會員。
作為國際說唱藝術聯盟團體會員,近幾年,中國曲協在聯盟活動中發揮重要的骨干作用,積極推動中華曲藝通過該聯盟的平臺走向世界,與各國藝術家共同推動說唱藝術的繁榮發展。(完)
[ 責編: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