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文博深1°丨已知年代最早大型糧倉原來長這樣,還有炭化粟黍遺存

    2021-12-08 15:35:03 來源:光明網

    文博探秘?——甘肅張家川圪垯川遺址】

    仰韶文化是我國分布地域最廣的史前文化,涉及了河南、陜西、山西、河北、甘肅、青海、湖北、寧夏、內蒙古等省區(qū)。最近,國家文物局發(fā)布5項重要考古成果。其中,甘肅張家川圪垯川遺址位于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是一處仰韶文化史家類型聚落遺址,年代距今6000年左右

    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20年至2021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開展考古勘探發(fā)掘工作。這項發(fā)掘,被業(yè)界認為是隴西黃土高原繼大地灣遺址之后又一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代表了仰韶文化發(fā)展中的關鍵時期,證實了隴西地區(qū)與關中和中原地區(qū)一樣是仰韶文化的又一中心,在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時,大型儲糧窖穴及粟黍遺存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仰韶文化早期生業(yè)形態(tài)也提供了實物資料。

    炭化粟黍遺存

    史家類型時期大型環(huán)壕聚落保存較好

    圪垯川遺址位于隴山以西的隴西黃土高原,渭河支流的清水河流域,南河和松樹河交匯處。隴西黃土高原存在大量的仰韶文化遺址,大地灣、西山坪、師趙村等遺址都曾進行過大規(guī)模考古發(fā)掘。

    這些遺址所處區(qū)域主要為黃土梁、黃土溝谷地貌。疙瘩川遺址處在兩個黃土梁所夾的黃土谷地內,兩河交匯,地勢平坦,適合早期人類生活和文明的孕育。

    考古隊員通過調查鉆探確定,圪垯川遺址仰韶時期遺存面積約16萬平方米,可以分為仰韶文化早期、中期、晚期三期聚落,各期聚落組成主要有房址、灰坑、墓葬、窖穴、灶址、灰溝、活動面、環(huán)壕等,可能存在居址區(qū)、制陶區(qū)、墓葬區(qū)等功能分區(qū)。

    大型房屋

    中型房屋和小型房屋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陳國科介紹,圪垯川遺址仰韶文化早期史家類型時期的大型環(huán)壕聚落保存較完好,面積約8萬平方米,聚落外圍發(fā)現(xiàn)三道環(huán)壕,中心區(qū)為一處廣場,圍繞廣場呈向心狀分布三組房屋,共100余座,已發(fā)掘了60座。

    記者了解到,圪垯川遺址史家類型大型聚落的三重環(huán)壕是國內首次發(fā)現(xiàn)。具體看來,每組房屋由1座大房屋(約100平方米)、數(shù)量不等的中型房屋(約20至50平方米)和小型房屋(20平方米以下)組成。其中,中、小型房屋的結構和建造方式與大房屋基本一致,但與大房屋相比,沒有臺面和土臺,灶的結構也比較簡化。

    陳國科提到,圪垯川遺址半坡時期房址保存完整,大型房址面積是該時期結構保存最完整的大房址。碳十四測年顯示,半坡時期遺存絕對年代在距今6100至5600年,廟底溝時期遺存為距今5600至5500年。

    遺址內以豎穴土坑墓為主

    考古隊員認為,圪垯川仰韶時期的早期聚落,相當于關中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晚段,與史家類型、姜寨二期、大地灣二期二(三)段、王家陰洼墓地、西山坪二期、師趙村二期一致。

    其中,圪垯川與關中地區(qū)半坡、姜寨等仰韶早期環(huán)壕聚落年代相當,聚落組成相似,都由環(huán)壕、成組房址、中心廣場組成。房址的組合和布局相近,從形制和結構上看,圪垯川與姜寨的大中小方形房址基本一致,唯獨圪垯川不見姜寨的圓型房址。

    墓葬

    隨葬陶器

    另外,考古隊員在中心廣場西南部發(fā)現(xiàn)了集中分布的墓葬18座,頭向北;為豎穴土坑,部分有側坑。流行單人仰身直肢葬和二次合葬。隨葬品有陶器、骨器,蚌殼、豬頭骨等。

    如果將圪垯川遺址與距其15公里的仰韶文化史家期的王家陰洼墓地比較,會發(fā)現(xiàn)兩者都以豎穴土坑墓為主,墓葬為長方形,頭向向北,大部分墓葬一側有半圓形的器物坑。而圪垯川遺址出土的各型葫蘆瓶、侈口筒腹罐、圜底缽、圜底盆等典型器物,也都能在王家陰洼墓地找到相同器物。

    發(fā)現(xiàn)大型儲糧窖穴及粟黍遺存

    圪垯川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泥質陶以彩陶為主,器型主要有圜底盆、圜底缽、侈口筒腹罐、小口罐、器蓋、葫蘆瓶、甕等;還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等;并出土玉權杖首一件。“代表權力和威儀的大型鉞和玉權杖首的發(fā)現(xiàn),對認識圪垯川仰韶早中期社會復雜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陳國科說。

    此外,在環(huán)壕內房址間分布著大量的窖穴,平面為圓形或近方形,口大底小,袋狀、平底,部分一側有二層臺,大部分窖穴四壁涂抹黃泥進行過加工。其中,最大一座位于中心廣場,容積約六十立方米,底部保存近0.4至0.6米厚的炭化粟黍遺存。“發(fā)現(xiàn)的半坡時期大型窖穴,是國內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大型糧倉。”陳國科說。

    玉權杖首

    仰韶早期單位出土大量陶器

    大型儲糧窖穴

    業(yè)界人士表示,大型儲糧窖穴及粟黍遺存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仰韶早期人群農業(yè)種植、農作物加工儲藏技術、人類生業(yè)經濟提供了實物資料,對探討中國北方地區(qū)粟黍作物馴化后粟黍農業(yè)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

    也就是說,圪垯川遺址的發(fā)現(xiàn)讓人們更深入地認識了黃土高原這個寶藏地區(qū),也更準確、更深刻地理解了仰韶文化的地位,有助于改變仰韶文化屬于中原地區(qū)文化的傳統(tǒng)認識,有助于以多元并進的新視角解讀中華文明形成的宏大進程。(記者 黎夢竹 李政葳)

    更多信息歡迎掃碼關注光明網“文博深1°”融媒體專欄

    [ 責編:孔繁鑫]

    關鍵詞: 文博 仰韶文化 甘肅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亚洲成年轻人电影网站www|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男男|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 亚洲男人的天堂www| 亚洲今日精彩视频|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