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中國多彩的文化深深吸引
吉林大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博士研究生、巴基斯坦留學生 沙扎德(Shahzad Bakht)
【這五年,文藝為美好生活添彩】
六歲的時候,母親告訴我,中國是巴基斯坦的好朋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中國。從那時起,我與中國的緣分就開始了。二十多年后,當我有機會出國學習時,我堅定地選擇了中國。入學后,我結識了很多有趣的中國同學和朋友,也感受到了中國各地不同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學校很貼心地為留學生安排了多次感受中國文化的旅行。通過不同的旅行和接觸不同的人,我逐漸被中國多彩的文化深深吸引。
我到過中國幾個不同的省份,中國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少數民族獨特的傳統服飾、獨具特色的食物,還有別具一格的藝術品,都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五千年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印象最深的是學校組織的西安文化之旅。在西安,我參觀了博物館和歷史古跡,近距離接觸了中國繪畫、書法、建筑、陶瓷、雕塑、青銅器、玉器等精美的藝術形式。最讓我震撼的是中國畫。中國畫與油畫不同,它的顏料不是油漆,而是黑色或者彩色的墨水;它的紙張是非常特別的宣紙,聽說一張宣紙可以被完整地分成更薄的幾層。
后來,為了更好地探索和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我報名參加了“2021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我參與制作了一部關于舒蘭大米的短紀錄片。拍攝過程中我了解到,紀錄片的主人公為侍奉自己年邁的雙親放棄了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鄉陪伴他們。在家鄉,他因地制宜,改造水稻品種,開創了全新的經營模式,讓家鄉的大米銷售得越來越好,鄉親們的收入也越來越高。
通過影像藝術,我不僅看到了中國的秀美山水,更親眼見證了當代中國人對家鄉的熱愛。那部紀錄片的主人公展現的孝道文化、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讓我認識到,中國文化中的勤勞與智慧決定了中國今天的成功。我很高興能參加“2021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它為我搭建了一座近距觀察中國的橋梁,讓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渴望更深入地了解她,并希望將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分享給我遠在巴基斯坦的親人。
《光明日報》( 2021年12月09日?15版)
[ 責編:丁玉冰]關鍵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