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我們來了】
光明日報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王東、黃小異)12月30日上午,北京冬奧組委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市場開發、物流和注冊領域籌辦工作的最新情況。
北京冬奧會市場開發從2017年2月份正式啟動以來,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和社會力量參與,為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籌集必要的資金、物資、技術和服務保障。
北京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部長樸學東介紹,截至目前,已簽約45家贊助企業,包括官方合作伙伴11家、官方贊助商11家、官方獨家供應商10家、官方供應商13家。達到預期工作目標。
樸學東介紹,截至2021年底,共征集特許生產企業29家,其中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企業2家,共征集特許零售企業58家。先后開發了16個類別5000余款特許產品。在北京、河北、西藏、新疆等19個省份開設190余家特許商品零售店,在天貓平臺開設奧林匹克官方旗艦店,在王府井工美大廈設立北京2022官方特許商品旗艦店和徽章交換中心。
另外,在280余對高鐵列車上設置覆蓋31個省份的特許商品銷售渠道。贊助企業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安踏品牌專賣店、中國聯通、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開通線下實體零售渠道。
截至2021年底,已發行紀念郵票5套,共18枚。已發行兩組19枚金銀紀念幣、2枚普通紀念幣、2枚紀念鈔、2枚冬殘奧會金銀紀念幣。
據北京冬奧組委物流部部長李燕凌介紹,北京冬奧會主物流中心于今年2月1日正式啟動運行,為所有場館運行和測試賽舉辦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務保障,也測試了各項物流運行政策和流程。截至目前,35個競賽和非競賽場館物流團隊全部組建到位,85%以上的賽事物資移入工作已經完成;發布通關貨運指南,已為各參賽群體提供380批次貨值超過12億元的通關服務,各項物流服務已準備就緒。
李燕凌透露,北京冬奧會物流點多、面廣、體量大,挑戰性極強。明年1月將進入冬奧物資的通關高峰期,預計還將有20億元貨值的物資需要辦理通關服務。從1月4日分階段閉環開始至冬奧會結束,將迎來賽時場館物流服務的高峰期。1月23日開始至3月16日將為各參賽群體提供自首都機場至11個場點的抵離行李運輸服務。在賽事圓滿結束后,物流工作將迎來最為緊張的集中回收期,物資處置工作也將同步啟動。
在談到采購工作時,李燕凌說,北京冬奧組委按照綠色可持續的辦奧理念和節儉辦奧的原則,嚴格審核各項采購文件,依規選定采購方式,采購項目總體資金節約率達10%以上;堅持能借不租、能租不買、能合并采購就合并采購的原則,減少資源浪費,所有物資品類中租賃的比例達到70%左右。
北京冬奧組委注冊中心主任陳杰介紹,截至12月29日,共收到北京冬奧會工作人員注冊數據78988條,冬殘奧會工作人員注冊工作正在同步推進。同時,注冊中心共完成制證67809張,發放54113張。其中,向365個境外地址郵寄26339張證件。此外,證件注冊卡設計參考了往屆奧運會卡面涵蓋信息內容,采用北京冬奧會核心圖形元素,以“展現大國風范傳承中華文化”為主題,特別是首次在奧運賽事中使用新型綠色環保面料制成的證件掛帶,有力地踐行綠色辦奧理念。
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的制服和注冊中心于12月初正式運行,開始制發身份注冊卡;各競賽場館注冊設施在測試賽期間對空間設施流線及服務流程、防疫措施等進行了演練。“奧林匹克大家庭七大類客戶群服務、工作人員注冊服務、維護注冊系統與制證系統運行安全穩定等工作始終有序推進,得到了包括國際奧委會在內的多方認可。”陳杰說。
陳杰特別表示,要嚴格落實賽會防疫政策,統籌場館注冊分區與防疫分區相結合,在尊重國際奧委會注冊規范的基礎上,會同委內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符合本屆賽會防疫閉環管理要求的場館注冊分區和通行控制辦法,加強防疫分區的識別和通行管控,實現“分區不重疊、流線不交叉、邊界嚴管控、人員不跨區”的防疫閉環管理目標。
《光明日報》( 2021年12月31日?09版)
[ 責編:張倩]關鍵詞: 冬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