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項目知多少】
■規則
冰壺運動又稱“擲冰壺”“冰上溜石”。
男子冰壺于1924年首屆冬奧會上亮相,冰壺是1932年、1988年和1992年冬奧會的表演項目。1998年長野冬奧會,冰壺重回冬奧會,成為正式競賽項目。
我國從1995年開展冰壺運動。2008年,中國女子冰壺隊在冰壺世錦賽實現突破,首度摘銀,王冰玉等名將逐漸被國人認識,中國男子冰壺隊也斬獲第四名的世錦賽最好成績。
冰壺由壺體、手柄和螺栓組成,直徑不到30厘米,重量近20公斤。
冰壺每場比賽的兩支球隊,每隊各由4名球員組成,比賽通常進行10局。兩隊每名球員均有兩個冰壺,即有兩次投壺機會。兩隊按一壘、二壘、三壘和四壘的順序交替投壺,在一名隊員投壺時,由兩名本方隊員手持冰壺刷在冰壺滑行的前方快速擦刷冰面,使冰壺能準確到達預定位置。在一局比賽中,擁有位于大本營中、位置最接近大本營中心的冰壺隊伍得分,該隊每顆位于大本營中、位置較另隊所有冰壺都更接近圓心的冰壺皆可獲計一分,得分多者獲勝。需要注意的是,投擲冰壺時,一定要在前擲線前把握著冰壺的手松開,否則此冰壺為無效壺。
資料來源: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網站、新華社
制圖:光明日報記者?王瑾雯
整理:光明日報記者?王雯靜
■史話
冰壺運動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紀的蘇格蘭,在蘇格蘭至今還保存著雕刻有“1511年”字樣的砥石(即早期的冰壺)。在蘇格蘭的冬季,冰壺最初是人們在池塘或河堤內凍結冰面進行的一種類似地滾球的游戲,但由一種冰上游戲形式演進為現代化的冰壺運動,則與蘇格蘭的一個島嶼、一個家族有著密切的關系。
所謂一個島嶼,是指矗立在蘇格蘭克萊德河入海口的巨巖——艾爾薩巖島。原來,島上巖石質地堅硬,非同尋常,不含云母,是制造冰壺的絕佳材料,甚至到了今天,全世界仍然有80%的冰壺產自這塊巨巖;而一個家族,便是當地的莫爾奇納家族。在艾爾薩巖島手工開采的石塊,就會運至蘇格蘭莫爾奇納作坊,由其以手工操作的方式制造成冰壺。時至今日,莫爾奇納作坊仍然存在,可以說冰壺的歷史也是莫爾奇納家族幾代人的歷史。時至今日,世界各地的許多比賽用冰壺,仍然出自蘇格蘭的莫爾奇納家族作坊。
蘇格蘭人不僅掌握著世界頂尖的冰壺制作工藝,而且對冰壺運動的推廣也發揮了重要作用。1807年冰壺運動隨著英國移民傳入北美加拿大,從此,冰壺作為一項冬季運動,在歐洲和北美逐漸開展起來。
國際奧委會于1993年6月在洛桑舉行會議,批準將冰壺列為1998年第18屆日本長野冬奧會正式比賽項目。目前的冬奧會冰壺包括男子比賽、女子比賽以及混合雙人比賽三個小項。
2018年2月11日,中國隊員在平昌冬奧會冰壺混雙附加賽中。史家民攝/光明圖片
■看點
冰壺比賽,既要斗勇,更要斗智。比賽中比拼的不僅是投擲的技術,而且要比拼每局的戰術布局。
比賽時,往往會給對方設計較多的困難,或是在大本營前方設置障礙,或是在大本營兩側投放冰壺等等,使對方較難得分。而無論本方還是對方,每次投壺線路的選擇尤為重要,并且常經過隊內隊員的反復討論來決定。因此,每次投壺線路的選擇充滿懸念,也成為比賽的一大看點。
四壘隊員的最后一擲,有的力挽狂瀾、反敗為勝;有的稍有不慎、痛失好局。對抗激烈的比賽中,每一局的最后一擲,往往事關這一局的勝敗,這也成為冰壺比賽的魅力所在。
本欄目采寫:“規則”“看點”由光明日報記者周世祥、光明日報通訊員柳佳琳整理?資料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李樹旺、張磊主編的《冬奧會項目及觀賽指南》;“史話”由鄭州大學特聘教授崔樂泉撰寫
本版學術指導:北京體育大學邱招義教授、王曉亮教授、于作軍副教授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04日?08版)
[ 責編:孫宗鶴]關鍵詞: 冰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