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飼養員給鴕鳥喂食。通訊員 王文霞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青海,養牛、養雞、養羊是最普通不過的事,可你見過養鴕鳥的嗎?大眼睛、長睫毛、大長腿……近日,西寧市湟中區李家山鎮云谷川印象小鎮景區,20多只鴕鳥伸長脖子,等著飼養員張淑斌前來投喂。
張淑斌是這家鴕鳥養殖場的飼養員。幾年前,他在網上了解到鴕鳥養殖具有較好的經濟價值,便去外地考察學習,在朋友支持下搞起了鴕鳥養殖。今年初,張淑斌和朋友在李家山鎮租了1000多平方米的養殖場地,將30余只鴕鳥帶到了印象小鎮景區。
鴕鳥的到來給李家山鎮帶來了不少人氣。“有村民專門跑過來,只為近距離看一眼鴕鳥的樣子。”張淑斌說,這些鴕鳥剛買回來的時候,對高原氣候很不適應,為了方便照顧鴕鳥,他平時吃住都在養殖場,起早貪黑,如今他已經掌握了養殖技巧。
鴕鳥屬鴕形目鴕鳥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鳥類,成鳥身高可達2.5米,它的適應性強,抗病力強,能耐45攝氏度高溫,能抵御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野生鴕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能獵捕、殺害、食用,但可以人工養殖鴕鳥。鴕鳥渾身都是寶,一枚鴕鳥蛋大概有3斤左右,鴕鳥肉的市場價格為每公斤30元。如今這些引進的鴕鳥已經適應了青海的氣候。鴕鳥主要吃秸稈、草(料)、菜葉,我們青海的燕麥草、玉米秸稈等都可以作為飼料。”張淑斌說。
張淑斌說,目前在西寧市湟中區,只有他們一家在養殖鴕鳥,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鴕鳥養殖,他們通過快手平臺直播宣傳,吸引了不少網友前來實地考察。他們現在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孵化小鴕鳥,在學精學好鴕鳥養殖技術的同時,還積極帶動周邊村民參與到鴕鳥養殖的行業中。
關鍵詞: 非洲鴕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