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環衛齊上陣
(相關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2月16日5時許,一場降雪悄然而至,西寧市城管環衛部門迅速啟動掃雪除冰應急預案,按照“先主次干道、后背街小巷”的原則,通過“人機聯合作戰”掃雪除冰,確保道路交通順暢,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為全方位、更高效清理路面積雪,在西寧市主城區采取“人工+機械”的方式,重點對坡道路段、主次干道、快速路等開展全覆蓋除雪保暢作業,各種掃雪“神器”相繼登場,大大提高了掃雪除冰效率。城區所有一線環衛工人全部出動,及時清掃橋面、交通路口、公交站臺、人行道、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并對市區410余條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及綠地、綠化帶、廣場、河道等開展常態化保潔,持續開展公共區域及設施消殺作業。當日早間,西寧市共出動環衛人員3204人、大型除雪車41輛、其他除雪設備187臺。
“城管藍”也如約而至,西寧市出動1200名城管人員,投身街面巡查、市容秩序管控、掃雪除冰等工作。西寧市城市管理局成立4個督導組,赴各城區督導城管環衛部門開展掃雪除冰應急處置工作,組織人員對主城區橋梁、上下坡路段開展分時段、分批次巡查,防止過往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城中區城管局出動4臺無人機“空中巡查”,城管指揮中心運用電子監控、話務平臺等信息化手段動態掌控雪情信息,確保重點區域得到及時保障、重要情況得到及時處置。
交警部門迅速響應
12月16日,西寧市區迎來降雪天氣,為確保雪天道路交通安全、暢通,西寧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啟動惡劣天氣應急響應,各執勤單位以雪為令,加大各路段巡邏管控和安全防護,全力做好低溫降雪天氣交通保障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惡劣天氣對群眾出行的影響。
惡劣天氣應急響應啟動后,執勤民警輔警迅速上崗,在重點積雪路段加派警力,對過往車輛進行指揮、疏導,在市區各主要路段、路口采取定點執勤與流動巡邏相結合的方式,加大路面管控和指揮疏導力度,防止因雪天路滑造成交通擁堵。
各執勤單位按照降雪天氣工作預案要求,組織民警輔警加強對結冰、積雪路段、急彎陡坡及易發生交通事故的隱患路段進行巡查,協同公路養護、環衛等部門及時清理積雪,維護路面暢通與安全。
街道社區在行動
12月16日,西寧市區迎來降雪天氣,降雪導致路面結冰,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當日,西寧市城中區迅速組織人員開展鏟冰除雪工作,全力確保道路暢通,保障市民平安出行。
當日一大早,城中區飲馬街街道辦事處和所轄社區工作人員通過鄰里牽手群、微信朋友圈、業主群等,提醒轄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做好保暖工作,減少出門次數,確保身體健康、生命安全。
飲馬街街道辦事處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紛紛走上街頭,大家手拿鐵鍬、掃帚,相互配合、齊心協力,全力清除道路上的積雪,方便行人和車輛安全通行。在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的帶動下,轄區商戶紛紛出動,按“門前六包”責任制主動清掃門前的積雪,一些小區門衛也主動加入到掃雪隊伍中,清掃道路上的積雪。
城中區南川西路街道辦事處東臺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走進無人管理的老舊樓院,投入到鏟冰除雪工作中。大家清理了樓院里的積雪、枯枝、殘冰等。
城中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根據掃雪除冰應急預案工作要求,第一時間緊急集合工作人員出動車輛,清掃轄區學校、主干道、醫院、公交站點等重點區域周邊積雪。同時,城中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車隊共出動6輛大型掃雪滾刷車對轄區主干道開展機械掃雪作業,并針對積雪清運難的問題,安排轄區內11座垃圾中轉站對運送積雪做到應收盡收。
為防止因天氣寒冷造成路面再次結冰,城中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以主干道為重點,施撒融雪劑,對殘存積雪、便道積雪開展清掃、清運,及時清理路面融化的積水。
高速公路運行通暢
12月16日,西寧、海東部分地區迎來降雪天氣,為保障道路暢通及路網運營安全,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高速養護公司主動出擊,快速組織除雪機械設備、車輛、人員投入清雪保通工作中,共清理積雪路段400余公里。目前,西寧周邊高速公路道路運行通暢。
高速養護公司積極采用“除雪機械組合掃大面、人工清理除死角”的方式進行道路除雪作業,對青沙山、大力加山、G6京藏高速扎倒段等易積雪結冰重點路段,及時利用除雪滾快速清理出行車車道,再清掃處理浮雪。養護作業人員及時在隧道進出口、橋梁、陡坡、急彎處拋撒融雪劑,撒布適量防滑料,確保轄養道路行車安全。
同時,聯合路政、交警等高速公路單位加強過往車輛警示疏導,做好信息發布工作,暢通信息發布渠道。利用高速公路情報板、收費站窗口、微信平臺、車載顯示屏等信息傳播渠道,及時向公眾發布惡劣天氣期間道路通行信息,方便司乘人員提前規劃出行路線。
隧道“打冰人”
12月15日18時,湟源地區氣溫降至零下十幾攝氏度,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西寧供電段西寧西接觸網工區,現場作業負責人葉占帥和工區3名職工正在認真做打冰前的準備工作。
“大家抓緊時間,把作業機具裝車,準備出發。”18時10分,葉占帥仔細安排。幾分鐘后,他們驅車前往30公里外的老虎溝隧道,準備在隧道內除冰。
受天氣和自然環境影響,每年冬季至次年4月初,青藏鐵路沿線隧道頂部滲出的水經常形成冰掛,隨著冰掛漸漸變長,一旦接觸到為列車供電的接觸網線,就可能造成接觸網短路,導致列車無法運行,給行車帶來安全隱患。
19時,夜黑風寒,職工們徒步來到老虎溝隧道口,他們按照事先分工,進入漆黑的隧道內開始打冰,手電筒的光亮在隧道壁上閃爍。
“找到了!”聽到一聲呼喊,大家順著手電筒的光束看去,只見隧道頂一大串冰棱垂了下來,即將觸碰到供電線路。
“大家要找好敲擊點,然后用打冰桿用力敲擊,一定要控制好力度,小心冰碴飛濺傷到臉部。”有著多年打冰經驗的葉占帥提醒大家,打冰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好供電設備,也要避免落下的冰棱傷到自己。
打冰負責人張小飛豎起長約6米的絕緣打冰桿,小心地敲擊冰棱。敲擊幾下后,只聽“嘩”的一聲,冰棱飛落在水泥軌枕上。“沒點技術、力量和操作技能,很難完成除冰工作。”張小飛說。
隨著除冰工作推進,職工們的鞋面、褲腿上掛上了冰珠,帽檐、發梢結了一層白白的冰霜。隧道內氧氣稀薄、灰塵大,作業時,他們忍受著寒冷,堅持到作業結束。
20時10分,經過1個小時的連續奮戰,隧道頂和隧道壁的積冰全部清理完畢,線路恢復正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