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冬日的暖陽灑滿了西寧市南川工業園區,塔吊林立的建設工地、拔地而起的標準化廠房、機器轟鳴的生產車間……在這里,一股蓬勃向上的高質量發展氣息迎面而來。
【資料圖】
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南川工業園區作為全省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之一,以“3+2+1”產業定位為指引,大力走產城鄉融合發展道路,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兩個千億級產業基地,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成為挺起開發區、西寧市乃至全省經濟發展“脊梁”的重要力量。
西寧市從當好“店小二”做起,送上“西寧溫度”,跑出“青海速度”……這是記者在園區采訪時很多企業負責人由衷發出的感慨。
一個利于投資興業的環境,一定是開放包容的環境。站在投資者的角度,一流的服務環境,與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同等重要。
于是,大項目一個接一個來了——高景年產50GW單晶硅棒、青海麗豪年產20萬噸高純多晶硅、阿特斯年產10GW單晶硅棒、泰豐先行年產16萬噸高能密度鋰電材料、鑫東恒年產3000萬只動力電池頂蓋及3000萬只鋰電池殼體等項目落戶南川并開工建設。
2022年上半年,園區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可比增長149%,對西寧市貢獻率達96%;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6%,對西寧市貢獻率達103%。
2022年全年園區預計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可比增長110%以上;預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約60%。
截至目前,園區引進落地項目58項,總投資約1400億元……在這片沃土上,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無數耀眼的“西寧造”從這里冉冉升起。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因時應勢,高效有序。黨的二十大精神凝聚起磅礴的發展動能,讓園區內集聚的來自全國的龍頭企業不斷發力,那一條條流水線,蘊藏著人暢其行、貨暢其流的無限活力。
從改革先鋒到發展熱土,在親商安商暖商的路上,南川工業園區以最真誠的態度、最有力的行動和最務實的舉措向企業表明了態度。企業家們都連聲稱贊園區營商環境和干部職工工作作風的變化,而這一變化也為南川經濟社會發展增強了底氣。
成績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背后是西寧市委市政府引領園區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最有力的證明,也是西寧市堅持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培育新動能、盤活挖潛、提質增效、改革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結果。
新藍圖謀劃新方略,新使命開啟新征程。西寧市南川工業園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重點聚焦提升城市營商環境品質,繼續在市場主體準入方面精準發力,推進“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