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圖片由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提供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無論是碧波蕩漾還是冰封成鏡,無論是晨曦微露還是夕陽余暉,青海湖已成為水鳥棲息繁衍的家園。棕頭鷗、赤麻鴨、漁鷗等水鳥翱翔于水天之間,嬉戲覓食,與周圍的景色相映成趣、美不勝收……據了解,青海湖指示性物種水鳥2022年統計總量約60余萬只,達到2007年監測以來的最大值。
去年,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鳥島、海心山等24個水鳥重點分布區、15個普氏原羚活動區分別開展9次水鳥監測、4次普氏原羚專項監測,完成2022年生物多樣性綜合監測野外調查,觀測記錄到羅紋鴨、灰椋鳥、黑卷尾、紅腳隼、鳳頭蜂鷹、大麻鳽青海湖鳥類新記錄種6種。青海湖關鍵性物種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恢復到11.41萬噸,較上年增加0.56萬噸,達到保護初期的44倍;青海湖旗艦物種普氏原羚種群數量由2021年的2900余只增加到了2022年的3000余只。
同時,在國家林草局組織的黃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狀況評估工作中,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得優秀等級;青海湖水生態保護修復作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典型,在生態環境部開展的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征集遴選活動中,被評選為2022年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持續深化科研合作,開展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社區本底調查、青海湖流域濕地野生動物天敵物種監測、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生植物調查等工作,產出《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社區調查報告》《青海湖流域濕地野生動物天敵物種監測報告》等成果。全年建立完善覆蓋全流域水生態地面監測站點12個,水下監測站點8個,新建哈爾蓋普氏原羚救護站1處,青海湖南岸保護站普氏原羚科研監測中心1處,哈爾蓋普氏原羚巡護體驗路線2條。
今后,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將繼續圍繞國家公園管理局復函確定的八項重點工作任務和創建國家公園示范省總體部署,以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為總體目標,全力推動青海湖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青海湖生態保護事業再上新臺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