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李娜 報道)近年來,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依托“校地合作”平臺,進一步優化和盤活人才資源,加快推進河南縣綠色高質量發展。
河南縣地處三江源區,其典型的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生態系統,在整個青南地區具有十分顯著的代表性。從2010年開始,河南縣與青海大學在科研課題方面進行了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2016年11月24日,在青海大學舉行了《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與青海大學農牧學院、財經學院草原生態保護與科技創新合作協議書》簽字儀式,標志著開展全方位的合作。
河南縣委宣傳部供圖
自2016年簽訂“校地合作”協議以來,河南縣在實施綠色發展與生態建設行動、產業開發、生態保護、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學研基地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成果顯著,先后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三項榮譽,成為全省唯一一個榮獲生態文明建設領域三項“國字號”殊榮的縣,走出了一條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生活幸福“三生共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蹚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綠水青山成為河南縣最大的優勢和驕傲。
重視做好技術傳幫帶,青海大學依托科研項目,根據河南縣的人才需求,在河南縣開展了10余次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方面的技術培訓工作,使草原技術人員和草原生態管護員以及參加培訓的牧民掌握技術要點,成為河南縣草原生態保護工作的主力軍。
截至目前,河南縣草原工作站主持的省級科研項目4項,參與科研項目15項,獲得省級科研成果12項,參與完成的“青海省退牧還草工程技術集成與應用推廣”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三等獎;“青海高寒牧區草原蟲害綠色防控標準化技術集成與應用”成果榮獲中國草學會第五屆(2011-2022年度)草業科學技術三等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