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北新聞網2月2日訊(張宇晴)今天上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經過3小時的采集,來自河北辛集的志愿者高能成功捐獻150毫升淋巴細胞。不到一年時間,他已經兩次為一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捐獻“生命種子”,成為河北省第644例成功捐獻的志愿者,同時也是第20例既捐獻造血干細胞又捐獻淋巴細胞的志愿者。
河北省第644例成功捐獻的志愿者高能。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1993年出生的高能是河北辛集的一名醫生。2019年,他在醫院組織下自愿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2022年7月,他成功為一名血液病患者捐獻了270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
去年11月,高能再次接到辛集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說患者病情復發,詢問他是否同意再次捐獻淋巴細胞。“我說當然可以,咱們也是本著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的原則,盡量能幫就幫。”高能說,家人也對他的二次捐獻表示了支持。“這次捐獻相比上次來說,心理上就更輕松了,一回生二回熟。”高能笑著說。
高能正在捐獻淋巴細胞。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據了解,高能在生活中一直心存善意、助人為樂,他從大二起就經常獻血,工作后也積極參與單位組織的各項愛心活動。“我沒有覺得自己做了多么大的奉獻,就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高能說,“希望自己做的這些,能夠真的幫助到別人。”
視頻攝制 張宇晴
“第一次捐獻之后,有一些新匹配的捐獻者聯系我,想了解相關信息。”高能說,“我把流程給他們詳細介紹了一下,這樣可能他們來的時候不至于太緊張,心理上能更加放松。”高能還表示,去年捐獻完,身邊的一些朋友和同事通過新聞媒體知道了這件事,大家紛紛來向他咨詢,都希望有機會也能為患者提供幫助。
“我希望以后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去了解造血干細胞的捐獻,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高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