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圖為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門叢碩 河北日報記者劉杰)筆者從固安縣政府了解到,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全省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和全市招商引資暨項目建設大會精神,固安縣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出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試用期一年),以鼓勵全縣上下奮楫爭先,敢為敢闖,全力打好經濟“翻身仗”,加快實現縣域發展“加速跑”。
【資料圖】
全面降低優質產業項目拿地成本。優質產業項目用地成本降到30萬元以內。靈活工業用地供應方式,支持工業項目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限等方式供應土地。長期租賃一般不低于5年不超過20年,先租后讓租賃期一般不超過5年,彈性年期出讓可按20年或30年兩種方式執行。支持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土地出讓的項目實行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合同簽訂后,在先期繳納不低于出讓金總額50%的基礎上,余款可于2023年12月31日前繳清。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圖為維信諾(固安)新型顯示產業基地。
設立1億元產業項目獎勵資金。安排“九大獎項”,其中,項目投資加速獎2000萬元,每季度對投資進度達到總投資30%以上的項目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安排技改專項獎,對現有工業企業按照年實際發生技術改造投資額(包括二三四期)每投資500萬元獎勵10萬元,最高獎勵200萬元。安排貿易業營銷獎3000萬元,每季度對營銷額增長迅速的批零住餐企業給予最高35萬元的獎勵。安排規上工業企業營收獎,根據企業規模和營業收入給予年度最高100萬元獎勵。安排總部經濟獎,對開辦總部類企業年度最高獎補600萬元。安排科技突破獎,對首次認定的高成長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安排產值增幅獎,上年度產值規模在1億元(不含)以下,且增幅在10%以上的企業,獎勵3萬—8萬元;1億元(含)至3億元(不含)且增幅在5%以上的企業,獎勵8萬—15萬元;3億元(含)至5億元(不含)且增幅在5%以上的企業,獎勵10萬—30萬元;5億元(含)以上且增幅在5%以上的企業,獎勵20萬—100萬元。安排招商引資引薦獎,對引進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以上產業類項目的企業,給予固定資產投資到位額3‰—5‰的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300萬元。安排新建列統工業企業獎,根據企業規模和營業收入給予年度最高100萬元獎勵。
埋頭苦干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圖為聚龍新一代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產業園。
大幅壓縮審批辦理時限。在既有“拿地即開工”模式基礎上升級為“承諾即開工”模式,采取“雙容雙承諾”(容缺、容錯、項目單位向政府承諾、政府向項目單位承諾),在審批環節上減少“不動產權證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圖抗震設防要求審查”等10余項審批事項辦理工作,審批時限在原有18個工作日基礎上壓縮至2個工作日。項目單位簽訂承諾書后直接取得建筑工程施工通知單,實現“承諾即開工”。同時,監管單位及時介入,實現“承諾審批監管”聯動。在設置企業開辦專區、自助服務區的基礎上,實行企業開辦綜合受理,全程領辦、幫辦服務,將企業登記時間壓縮至2小時完成。針對一人有限公司、多人有限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依托智能審批系統,實現秒批秒辦。啟用營業執照自助打印服務,提高辦照效率。
聚焦廊坊市“一號工程”加快建設現代商貿物流發展高地。圖為位于固安縣的申通快遞華北轉運中心。
搭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四金兩平臺”。設立5000萬貼息獎勵資金,對優質項目進行貸款貼息獎勵。設立500萬元金融獎勵資金,實施財政資金競爭性存放制度,引導金融機構降低成本支持實體經濟。設立500萬保函補貼資金,支持國有擔保公司降低保費,對優質企業“一事一議”,全額免除保費。設立總規模5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撬動社會資本重點扶持生命健康、電子信息、商貿物流等產業發展。發揮固安智慧金融服務平臺作用,收集企業線上資金需求信息,實行點對點精準對接。搭建政銀企對接平臺,每年舉辦政銀企對接活動不少于20場。加大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考核力度,考核權重由原來的15%提升至60%。
實施全流程上市扶持計劃。加大企業上市前的培育獎勵力度,對申請在境內A股和境外主要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分階段給予總額800萬元資金扶持。對初步具備條件擬在“新三板”創新層和精選層掛牌企業,前期可給予200萬元資金扶持。舉辦首屆域外上市專題培訓班。建立不少于50家的上市后備企業培育庫。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等直通式、定制式辦法,實施掛牌上市輔導。
全力實施民生工程提升百姓福祉。圖為新建的固安縣人民醫院。
實行重點項目包聯、獎勵和“縣長直通車”制度。建立“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機制、一包到底”的“四個一”包聯制度,重點從項目洽談、簽約、落地、竣工、投產實施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對新列入省、市、縣的重點項目,6個月內解決土地指標。對新獲批縣重點項目的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資金;對新獲批市重點前期項目的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資金;對新獲批省重點前期項目的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資金。開通“縣長直通車”,實行“督、辦同步推進”,全力加快涉企問題辦理。
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申請“虛擬審批”,實現“拿地即開工”。進一步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取消房地產開發企業保修金和物業服務企業保證金。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由施工許可前繳納延至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前,其中,縣城區規劃區住宅和非住宅征收標準下調至70元,建制鎮鎮區規劃區住宅和非住宅征收標準下調至30元。設立2000萬元促銷專項資金,搭建房屋展銷平臺,組織房地產企業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雄安新區等域外開展促銷活動全年不少于4次,助推房地產業健康高質量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圖為固安縣牛駝鎮郭翟村。
實行涉企檢查“無事不擾”機制。設立“入企檢查日”,制定涉企檢查事項年度清單,推行入企聯動執法,除上級要求涉企檢查事項和安全生產等相關規定外,每周入企檢查不超過1天。設立規上企業“寧靜日”,原則上各執法部門每年到規上工業企業檢查不得超過12天,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干擾。
大力度提高企業家待遇。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定期組織企業家開展專題培訓、座談研學、體檢療養。建立企業智慧管理服務平臺,定期對企業經營現狀把脈問診,助推企業轉型升級。選聘優秀企業家擔任縣經濟發展顧問,參與重大政策研究與制定,列席縣委全會、縣兩會、縣政府常務會議等重要會議。優先推薦優秀企業家作為上級“兩代表一委員”候選人選。每年選樹不少于10名優秀企業家,召開專題會議進行表彰,大力宣傳優秀事跡。
生態優先筑牢城市綠色底板,圖為固安中央公園。
用好5000萬招賢納士獎勵資金。設立2000萬元高層次領軍人才專項獎勵資金。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對高層次人才在兌現上級獎勵政策的同時,再給予10萬元交通及生活補貼。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對符合政策的各類人才,最高給予15萬元購房補貼。建設人才公寓,為各類專家、學者、院士等高層次人才來固提供住房保障。實施燕趙英才服務“A、B、C”卡制度,為來固人才在子女入學、就醫、交通方面開通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