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創新,讓課程思政潤物無聲
——河北省首屆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課程思政教學競賽觀察
(資料圖)
把握教育規律,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把課程思政落到實處、植入心田,是高校教師肩負的重要使命。
如何在專業課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近日,河北省首屆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課程思政教學競賽落下帷幕,來自全省各高校的近2萬名教師參加了比賽,他們圍繞“如何讓課程思政潤物細無聲”采取了許多創新舉措,為更好開展課程思政提供了借鑒。
■ 融合:讓思政元素如鹽入水融入教學
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關鍵點在于“融入”。如何讓專業課程與思政元素相融合,參賽的老師們各有秘訣。
“理論教學要與敘事教學相結合。課堂教學中照本宣科,單純依靠平鋪直敘的理論講解會造成學生學習枯燥無味,課程沒有吸引力?!鲍@得大賽教育藝術組特等獎的河北師范大學初等教育系教師李陽表示。
李陽承擔河北師范大學小學教育專業課程《中國教育史》的教學任務?!罢n堂教學中,教育界歷史人物身上發生的故事,往往能夠作為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中。要運用好敘事教學,講好中國故事?!?/p>
他舉例說,在講授先秦教育思想時,可以通過講述孔子一生的故事,闡釋孔子以仁為核心的教育思想和“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激勵學生以孔子為榜樣,努力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
文史哲、經管法等文科專業與思政元素的融合相對容易。那么,如何將思政理念融入理工、農醫等專業課程中?
獲得工學組特等獎的華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系副教授謝軍有自己的獨特辦法。
《高電壓技術》是華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專業開設的一門必修課。
“教學過程中以思政目標為牽引,基于課程特點,結合學校與專業特色,通過分析思政目標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耦合關系,來挖掘育人元素?!敝x軍介紹。
為此,在學校和院系大力支持下,謝軍充分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設計了四個課程思政融入點,即中國電力工業發展歷史、國家戰略與專業歷史相融合,生態文明建設與外絕緣放電特性理論相融合,大國名片特高壓工程與絕緣配合理論相融合,職業精神與電力設備檢修及實驗相融合。為順利構建上述思政融入點,謝軍設計了一系列與課程思政強耦合的教學活動,比如通過工程案例剖析,喚醒電氣類專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安全意識;通過展示大國名片特高壓工程,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神等。
在獲得農醫組特等獎的河北大學副教授劉莉看來,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課程思政的核心意義。
劉莉擔任河北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本科三年級的《藥理學》教學任務。“在藥理學各個章節有很多思政元素,我們將這些散的點串聯成線、前后銜接,呈現出一個個專題。例如,中國藥理學發展史話專題、全民健康宣傳專題、藥物的前世今生專題、靈丹妙藥與毒藥專題等,由點及面共建醫學人才培養大思政的教育體系?!眲⒗虮硎?。
同時,她還提出,將思政元素與專業內容隱性融合還要與時俱進聚焦熱點?!霸谡n程中緊密聯系正在發生的時事熱點,可以縮短與學生的距離感,使學生在當下、周邊發生的實例中獲得感悟,體會責任,有所成長。”劉莉說。
■ 創新:讓課程思政有“新”更走“心”
課程思政怎樣上才能增強親和力和針對性,真正上到學生的心坎里?參賽老師們有不少好方法。
“誰是兇手?這節課咱們用微分方程來破案?!痹诮o大一學生講《可分離變量的微分方程》這一章節時,河北師范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高等數學教師劉宇,沒有硬生生地搬概念、說公式,而是通過創設故事情景沉浸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深入挖掘,變被動灌輸為主動吸收。
課堂教學設計決定課程思政的深度?!耙Y合課程思政的核心理念,探索高等數學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通過多個維度將高等數學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潤物無聲地傳遞給學生。”劉宇表示。
為了上好高等數學課,河北師范大學組建了包括劉宇在內的高等數學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將理論研究應用于實踐,并接受實踐的檢驗。隨時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學生的反饋,從教學內容、思政元素切入點、思政目標、思政元素四個方面,及時調整團隊教學策略及思政庫內容。
“思政育人元素走進數學課堂,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實效?!眲⒂铙@喜地發現,近年來,該校高等數學期末考試及格率及良好率均有明顯提高。課程思政隱性教育的作用也不斷顯現,學生們踴躍參加學校團課黨課學習,學院的學生班級團支部、學生黨支部在學校各項比賽中均有獲獎。
課程思政創新還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謝軍認為,要改變單純的講授式授課方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梢酝ㄟ^體驗式教學、案例分析、項目分解、任務驅動、情景模擬、角色扮演、頭腦風暴、主題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讓課程思政的教學更加精彩。
為此,他建議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視頻、音頻、彈幕、聊天等功能,采用“案例+討論”“分享+感悟”“直播+討論”“直播+測試”等多種教學形式,充實學生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教學情景的代入感與還原感,讓學生能夠切身感知教學過程中的思政要點,實現學生道德品格的升華。
此外,注重實踐、知行合一也是課程思政創新的方法之一。
《環境法學》是河北環境工程學院面向環境科學專業大三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目的是提高學生運用法律解決環境糾紛、處理各種環境案件的實際能力,培育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人才。
“我們將課程思政與課程的產學研一體化教育方式相結合,通過建立‘政+行+企+?!J剑瑤ьI學生參與政府立法項目、開發行政執法系統、搭建環保管家平臺,在課程中強化實踐教學,使學生面對真實案件,通過處理具體業務來運用知識,同時體會不同角色的價值立場,體會案件中的思政教育意義?!焙颖杯h境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副教授楊曉婉介紹。(河北日報記者 陳 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