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榮成市寧津街道馬家寨村,挖掘機、吊車、鏟車等施工車輛在揮舞“手臂”緊張作業,工人們在進行管溝開挖、管道焊接等工作。這里是榮成市核能供熱配套管網及設施建設項目的重要一環。目前,該項目已全面開工,計劃于明年底前完工,屆時榮成市民將享受到清潔的核能供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積極安全有序推動核能利用,是我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榮成市核能供熱配套管網及設施建設項目作為我市兩大核能供熱改造工程建設之一,將通過加大石島灣核電站核能利用水平,為榮成市區提供清潔高效的核能供暖,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核能供熱既不破壞藍天白云,又讓居民溫暖過冬。”榮成市熱電燃氣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計劃從石島灣核電站向北鋪設約36千米供熱管道進入榮成市區,建設隔壓站、中繼泵站與大溫差換熱機組等設施,扎實推進核能綜合開發利用。
核能供暖,是否會影響使用安全?據介紹,該項目供熱原理,是以石島灣核電站核電機組中已經發過部分電的蒸汽為熱源,整個過程中只發生蒸汽加熱水、水加熱水兩個大步驟。核電站與供熱用戶間將設置多道回路進行物理隔離,不會有任何放射性物質進入用戶暖氣管道的可能,十分安全。
為了讓居民早日用上清潔安全的核能供暖,榮成市專門組建核電供暖管網建設專班,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論證,邀請熱網專家、地勘專家、水利專家、施工技術專家現場指導,研究攻克項目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目前,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相比傳統燃煤供暖,核能將有效替代原有燃煤鍋爐,為我市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園區、近零碳社區試點示范創建提供有力支撐。該負責人介紹,榮成市核能供熱配套管網及設施建設項目建成后,除可承擔約450萬平方米熱負荷之外,還可實現替代原煤消耗8萬余噸、減排二氧化碳21萬余噸,環保效益顯著。
簽審:顏 瀟
審核:殷 粉
編輯:王好潔
文字記者:初佳倫 通訊員 唐源
|聲明:原創作品|
版權歸威海日報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