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自2022年11月起至2023年1月上旬期間于6.5萬至6.8萬元每噸之間震蕩,而后向上突破至7.15萬元每噸,于2月中旬回落至6.9萬元每噸附近。站在當下的時間節點上看,銅價有望在未來的2-3周內繼續震蕩行情,波動率逐漸走低。
回顧2023年1月上旬至2月中旬的沖高回落行情,我們發現以下幾個特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 銅價走勢和滬銅期貨持倉總量呈正相關關系,經過擬合后,發現正相關程度較高。在1月上旬至中旬期間,隨著滬銅價格從6.4萬元每噸向上反彈至7.15萬元每噸的高位,其整體持倉量從40萬手增倉至45萬手。而后期貨持倉量先于滬銅價格2個交易日開始明顯回落。截止到2023年2月13日,滬銅持倉已經接近41萬手,基本回到了1月上旬的水平。
2. 上海有色現貨升貼水和銅價呈負相關關系。通過觀察發現,自2021年4月起,上海有色現貨升貼水一直維持在0-400元每噸之間。然而自2023年1月起,現貨持續出現低升貼水情況,甚至超過2周出現貼水。如此長時間的貼水是最近兩年的首次出現。
數據來源:同花順
3. 精廢價差和銅價呈正相關關系。隨著銅價的高企,精廢價差于1月13日達到峰值,后穩定在千元每噸附近。當銅價與2月上旬逐步回落,精廢價差也隨之走低,現已跌至500元每噸以下。
數據來源:同花順
通過以上幾個特點我們得出以下結論:本輪銅價沖高回落主要是多頭資金涌入造成,和基本面并無太大聯系,且目前大部分多頭資金已經止盈離場。多頭資金的涌入造成了滬銅持倉的增加,隨著資金的撤離,滬銅持倉降低,銅價逐步回落。現貨貼水說明下游需求企業在短期內無法接受高企的銅價。對于有色金屬銅而言,現貨升貼水可以很好地反映出現貨市場銅的緊缺程度,同時也反映了下游對于上游價格的接受程度。當銅現貨高升水時,通常反映出現貨供給在短期內存在矛盾;當銅現貨低升水時,通常反映出下游需求相對較弱,對于價格有一定的抵觸。銅在第一季度處于季節性需求淡季,除非宏觀極其強勢,否則難以造成銅價出現趨勢性行情。精廢價差隨滬銅期貨上漲而增加,說明該輪上漲由期貨端推動。相較于精煉銅市場,廢銅市場沒有金融衍生品交易,因此廢銅價格波動率相對較低。也正因為如此,精廢價差能夠很好的反映出資金的動向。通常情況下,精廢價差在600元每噸以內。自1月7日起,精廢價差的上漲已經超過了正常區間,且漲勢在經過擬合后和期貨非常接近。除此之外,我們認為本輪銅價異動并不會對未來銅價的走勢造成太大影響。
展望短期銅價走勢,在未來的2-3周內,價格或以震蕩為主,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從宏觀上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3月6日前或將保持穩定。貨幣政策方面,全球投資者的目光依然集中在美聯儲的利率決議上,全球主要央行也會隨著美聯儲的基準利率來調整自己的貨幣政策。查看美聯儲2023年利率決議時間表,在2月初利率決議后,下一次利率決議的時間將在3月下旬。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在3月下旬之前,全球貨幣政策或將保持穩定。財政政策方面,全球投資者將聚焦中國3月初舉行的兩會。在后疫情時代,我國的發展目標及政策重心將如何向經濟復蘇轉移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市場對寬松的財政政策較為期待。那么在兩會召開前,財政政策也將保持穩定。
2. 現貨升水逐步回歸正常值,現貨價格趨于穩定。通常情況下,上游在提價的過程中,有兩種結果:1.下游利潤空間尚可,或對價格上漲有一定的預期,亦或認可價格上漲帶來的負面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現貨和期貨價格的上漲均比較順暢,現貨升貼水基本保持穩定。2020年11月和2021年2月銅價的上漲就屬于這類情況;2.下游利潤空間較小,需求較弱,對價格上漲并無預期。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下游在短期內無法接受價格上漲,導致期貨價格漲幅強于現貨價格,體現出的結果是現貨升水降低。這時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消化,下游需要對預期進行修正。該時間周期通常在2-6周。若下游經過該時間周期后依然無法接受提價,則期貨價格回落,升貼水隨之回落。若下游接受提價,則現貨價格上升,升貼水回落。通過觀察發現,上海有色1號銅升貼水在2月6日達到谷底,即貼水70元每噸,此后逐步回正,于2月9日達到平水,并持續出現現貨升水。期間,滬銅期貨價格逐步回落,向現貨價格不斷靠攏,反映出下游已經逐步接受了6.9萬元每噸的銅價。
3. 精廢價差已回歸到正常區間。自2月7日起,精廢價差就已經回落到合理范圍內,說明市場開始逐步穩定。
4. 多頭預期暫時無法證偽,空頭缺乏創造趨勢的能力,雙方僵持。從本輪銅價沖高回落可以看出,多頭的主要動力來自對經濟復蘇的預期,認為整體經濟最為低迷的時刻已經在2022年第四季度到來。在寬松的政策加持下,我國有望走在全球經濟復蘇的前列。對于這樣的預期,需要到二季度公布經濟數據時才能進行驗證,所以短時間內暫時無法證偽。空頭若想要創造下跌趨勢,不僅需要需求放緩,還需要宏觀的配合。美元指數已從114以上回落到103附近,暫時沒有大幅反彈的跡象。作為和宏觀較為密切的金屬,銅價難有向下的動能。
綜上所述,在宏觀保持穩定,基本面暫無太大變化的未來2-3周內,滬銅波動率或逐漸降低,銅價或將保持在6.9萬元每噸附近震蕩。投資者可以在波動率較低時關注買入期權策略,或等到宏觀明朗后,尋找單邊入場的機會。
(文章來源:南華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