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色金屬錫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一改農歷春節前的強勢上漲走勢,雙雙出現較大幅度回調。
(資料圖)
生意社數據顯示,現貨錫2月16日參考價報213460元/噸,農歷春節假期結束(1月30日)以來已累計下跌10.56%,與2022年同期相比下滑36.75%;期貨市場方面,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收盤,錫主力合約報213430元/噸,1月30日以來累計下滑10.68%,同比下降36.07%。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節后需求釋放緩慢、市場樂觀預期回落等因素,成為了近期現貨和期貨錫價同步走弱的主要動因。
葉銀丹介紹,錫在春節假期后顯露出供需雙弱局面,一方面,節后由于傳統電子行業表現不佳,焊錫企業受假期放假影響,目前下游企業開工仍處于緩慢恢復中,需求并未得到有效釋放。另一方面,近期國內錫錠社會庫存延續累積,顯性庫存尤其是國內庫存水平處于較高位置,對錫價形成持續施壓。
“而從心理層面看,市場正在從未來樂觀預期向當前弱現實回歸,短期基本面現實難以支持節前價格反映的預期。雖然消費最差階段已經度過,但明顯回暖尚未兌現,預計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會有起色。”葉銀丹同時表示,錫和其他有色品種一樣,受美元指數以及外盤影響頗深,近日美元指數振蕩上漲對錫價形成了一定利空,而且由于錫市場自身體量較小,盤面波動也較為劇烈。
據記者了解,錫的供給方面,根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及有色金屬行業研究機構安泰科的折算,2022年12月份我國錫精礦進口實物量為2.1萬噸,折合金屬量5904噸,環比上漲1.2%,同比上漲34.9%。2022年全年,我國累計進口錫精礦達到6.4萬噸金屬量,同比增長42.6%。
事實上,在2023年農歷春節假期之前,受樂觀預期催動,期貨和現貨錫價走出了一波較大幅度的上漲。生意社數據顯示,現貨錫價從2022年11月3日以163210元/噸觸底后,持續震蕩上行,直至2023年1月30日報價238660元/噸,累計上漲46.23%;公開數據顯示,同期錫主力合約累計上漲48.41%。
對此,葉銀丹認為,農歷春節前的這波上漲,有色金屬當中以銅、錫最為積極,反映了國內疫情防控政策調整背景下,市場對2023年春季宏觀活動集中發力的預期。市場方面偏向于交易未來樂觀預期,包括疫情擾動弱化,未來消費復蘇,以及錫礦加工費下行,未來冶煉產出下降等等。此外大型礦項目暫停消息繼續提振多頭信心。國際市場方面,美國通脹壓力減輕,緩和了鷹派加息言論,多數觀點認為在足夠的產業鏈去庫基礎上,2023年年中以后能夠再見3萬美元/噸的錫價,實際上這一預期年初就已經達到。
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畢然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表示,節前國內礦山提前停產,以及當時國際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導致市場中出現一些投機盤,使得錫價短時間出現上漲。節后隨著國際市場情況改善,以及節后供應商的全面復工,錫價開始回歸理性,從市場表現來看,國內錫價基本回到了2022年年底的水平。
那么,未來錫價將呈現怎樣的變化?金瑞期貨方面表示,目前錫價階段性回調或尚未結束,但空間預計受限,長期來看錫價仍有上行機會。
畢然對此表示贊同:“影響錫價走勢的因素比較復雜,國際上美元能否繼續強勢會影響大宗商品的價格,但從國內需求端來看,新能源汽車、光伏是錫的主要需求方向,而在政策的支撐下,新能源領域在年內預期會有穩定增長,所以綜合來看年內錫價整體會保持穩中有升。”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