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月20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上海鋼聯發布的最新數據中獲悉,碳酸鋰等鋰電材料價格持續下跌。2月20日,電池級碳酸鋰跌5000元/噸,均價報43.5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跌7500元/噸,均價報40.5萬元/噸;氫氧化鋰跌5000元/噸;鎳豆跌3100元/噸。
從市場變化來看,國內碳酸鋰已經連續下跌超兩個月,目前價格仍處于持續降溫中。生意社方面表示,目前碳酸鋰供應情況暫時以去庫存情況為主;需求方面,當前下游市場短期內采購需求仍然較弱,需求回暖周期不定,部分鋰鹽廠和正極廠仍在洽談長單簽訂細節,導致市場多處于觀望狀態。
真鋰研究創始人墨柯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今年鋰電原料價格的總體趨勢是逐步走低,主要原因在于供求的變化:供給在顯著增加,而需求不會像過去兩年那樣快速增長,碳酸鋰供應今年會由緊張轉為明顯過剩;而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下滑會導致電池成本下降,有利于降低新能源汽車的制造成本,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是有利的,也能夠幫助企業改善利潤。
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認為,預計今年下半年碳酸鋰價格將降至35萬至40萬元/噸;為保證電池回收行業的發展,較為合理的平衡價格區間為30萬至40萬元/噸。
(文章來源:新京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