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說
2023年大量多晶硅、有機硅產能投產,帶動多晶硅和有機硅價格預期下行。但筆者的觀點與之相反,短期而言,尤其是年內,這種增產收件將擠壓多晶硅和有機硅行業利潤,與之同時,利好工業硅價格。
(相關資料圖)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一
多晶硅超越有機硅成為工業硅最大下游需求
多晶硅是工業硅增速最大的下游需求,2022年中國的多晶硅耗硅量約90萬噸,占比38%,已經超過有機硅。預計2023年全球多晶硅耗硅量約152萬噸,占比35%,將超過有機硅,成為全球工業硅最大下游需求。
二
不同的多晶硅生產工藝對工業硅的需求擾動不大
提及多晶硅,不可避免需要討論目前主流的兩種生產制備工藝,改良西門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這兩種方法的本質都是通過化學工藝對工業硅進行提純,進而滿足下一環節的純度要求。
目前兩種工藝中,改良西門子法更為成熟,硅耗在1.02-1.05.硅烷法的主要優勢是能耗更低,但硅耗在1.05-1.1,硅耗更高。隨著硅烷法工藝普及的提升,同時技術進步也將推升硅烷法降低硅耗。因此,單純從需求量角度,兩種工藝對工業硅的需求擾動不大。
現階段,一方面由于顆粒硅的產量占比小,品質穩定仍待驗證。下游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主要是與塊狀硅混用,填充塊狀硅在爐體內的縫隙,提高效能。
三
多晶硅高毛利的“黃金時代”已然過去
多晶硅終端需求較為單一,95%以上用在光伏領域,少量用于半導體。
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光伏產業鏈無疑將繼續維持高速發展,預計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280-330GW(均值增速+33%),對應約130-154萬噸多晶硅需求。
根據已經公布數據估算,2022年全球多晶硅產能117萬噸,產量96.3萬噸。按此計算,2023年全球多晶硅的產量增速將高達51-78%。然而,與之對應的是全球多晶硅產能的暴增,尤其是中國。預計2023年全球多晶硅產能將升至260萬噸;其中中國產能245萬噸,較2022年108.5萬噸增加126%。
多晶硅需求量暴增將帶動多晶硅產量暴增,進而帶動工業硅需求量增加,但多晶硅產量和產能的同步增加,且產能增速過大,并不利于“工業硅-多晶硅”環節企業,反而將壓低行業利潤。多晶硅高毛利的“黃金時代”已然過去。
四
2023年中國多晶硅新增產能統計
1
新疆
新疆新特一期10萬噸已于2022年年中全面開工,預計2023年上半年建設完成并投產,二期項目視準東一期項目建設、投產情況,優化設計后投資建設。
亞其硅業一期10萬噸正在建設中,預計2023年8萬投產。
新疆淸電一期10萬噸2022年3月動工,預計2023年投產。該項目是“工業硅-多晶硅-單晶硅”一體化項目的一部分,設計年產40萬噸工業硅、20萬噸多晶硅、60GW單晶硅拉棒切片。
中部合盛一期10萬噸預計2023年二季度投產,二期10萬噸預計2025年上半年投產。
2
云南
云南通威二期20萬噸項目正在設計中,3月份政府交地后將開工建設。一般多晶硅項目從土建到投產的建設周期為1年,因此,是否能如期在2023年底投產仍待確認。
信義晶硅6萬噸電子級多晶硅項目已于2023年2月1日開工建設。
3
3新疆
永祥新能源一期12萬噸2022年7月30日動工,土建項目現已封頂,預計6月竣工,三季度產能爬坡達產。
四川協鑫一期10萬噸已于2022年7月21日投產,每個月點火2萬噸,預計2023年4月滿產。
4
內蒙古
內蒙古通威三期20萬噸,政府正在協調用電等外部保障,預計下半年會動工。
上機弘元一期5萬噸多晶硅和8萬噸工業硅于2022年4月開工, 5月完成生產設備采購,計劃9月完成土建施工,11月第一條工業硅生產線試生產,12月第一條多晶硅生產線試生產;2023年第一季度末完成一期建設并投產。
日升包頭一期5萬噸多晶硅和10萬噸工業硅2022年9月完成備案。
協鑫東立(協鑫科技70%股權,內蒙古東源30%股權)10萬噸顆粒硅2022年9月27日開工,預計2023年底投產。
中環協鑫(協鑫科技60%股權,TCL40%股權)10萬噸項目,2022年8月25日開工,預計2023年8月投產,2024年3月達產。
東立光伏4.8萬噸擴產項目(原產能1.2萬噸,2016年投產)于2022年3月開工,預計2023年一季度建成投產。
5
青海
青海麗豪一期5萬噸2022年7月30日投產,同日二期10萬噸開工,預計2023年四季度投產。
天合青海一期5萬噸預計2023年底前投產。
青海南坡一期5萬噸2022年9月19日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四季度投產。
6
寧夏
內蒙古大全一期10萬噸2022年5月8日開工,預計2023年二季度建成。二期10萬噸已于2022年底啟動,計劃在2023年底建成。項目計劃中的2.1萬噸電子級多晶硅計劃將根據市場暫未開工。
寧夏晶體(新希望100%控股)一期12.5萬噸、14.5萬噸工業硅2022年3月開工,目前已經分別完成85%和45%,預計分別在2023年6月和3月建成投產。該項目是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多晶硅生產線。
寧夏潤陽一期5萬噸2022年3月開工開工,目前已經完工,進入試生產階段。
總結
Conclution
從以上的分析中,對數據進行再度整理,預計1-4季度多晶硅新增產能分別為5萬噸、68.3萬噸、37萬噸、63萬噸,確定投產比較密集的月份分別是6月12.5萬噸、8月份25萬噸和年底約45萬噸。
一般項目建成后投產,提前半個月左右物料采購,1-3個月達產。
因此,從多晶硅投產進度一個維度分析,預期今年4月、6月、10月多晶硅的需求將出現顯著增長,利好工業硅價格。
這是一種單變量的靜態推導,不能完全表達基本面供需對價格的影響。但他更大的意義是在于扭轉市場普信的錯誤認知。正確的認知應該是,多晶硅增產,彼之砒霜,對工業硅而言,我之蜜糖
(文章來源:中糧期貨)
關鍵詞: 下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