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甲醇作為傳統化工品,國內整體產能較為過剩。但在響應國家雙碳政策的背景之下,山東當地甲醇相關產業鏈的企業都選擇向清潔、綠色和新能源材料等方向作為轉型,推動新型能源產業布局,向下延展產品的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并降低企業的單耗成本。此外,未來魯北或魯南都沒有新增甲醇生產裝置,僅以存量裝置為主(預計未來幾年內,山東甲醇產能保持738萬噸);魯北地區沒有新增甲醇下游裝置,但魯南部分甲醇裝置由于產業鏈的向下拓展以及未來近100萬噸的山東甲醛裝置持續投產,對于外采甲醇需求量穩步增加,魯南地區甲醇供需可能出現較大缺口。我們預估未來幾年內,整個山東省維持300-350萬噸以上的需求缺口。
操作建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MA2305:短期甲醇供需矛盾并不明顯,主要因煤價擾動估值重心,期價寬幅震蕩。對于甲醇自身來說,近期甲醇裝置春檢來臨,供應存在階段性縮量,需求處于緩慢恢復的階段;但中期來看,煤價或仍存下行空間,且甲醇供應增量明顯(新投產裝置+進口恢復),如果下游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甲醇期價或承壓運行。
風險提示:化工煤價大幅波動;MTO開工情況;上游裝置投產情況
正文
01 山東甲醇供需基本情況
山東省所處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承接西北和華東港口的中間連結地帶,同時集甲醇的主產地和消費地為一身,其甲醇市場價格具有一定代表性,且多數甲醇廠家、物流貿易商以及下游都集中于此。根據市場偏好,山東主要為魯北和魯南,從地區屬性來看,魯北部市場更多偏向于內地,市場與內地連接緊密,但魯南地區與華東港口臨近,保持的聯動性較強,所以兩個市場物流和貿易出現獨立性。
根據隆眾資訊統計:目前山東省甲醇產能738萬噸(包含2套已經停車的甲醇裝置:陽煤和鐵雄新沙), 占全國甲醇總產能的7%,主要以甲醇和焦爐氣工藝路線制甲醇為主,煤制占比80%,焦爐氣占比20%;其中,魯中北產能占山東省的67%,魯南產能占山東省的33%。根據未來國內甲醇裝置的投產計劃,山東地區暫無新增甲醇產能。
魯北甲醇除開自身供應,主要以外省流入為主(近七成為外省流入),供應地區為內蒙、陜北、山西等;魯北下游主要是地煉需求,包括MTBE、碳酸二甲酯、甲醇制氫等精細化工,對甲醇品質的要求較高。魯南甲醇除開自身供應,也有少部分外省流入作為補充(近三成為外省流入),比如陜西關中和河南地區等供應;魯南下游主要以MTO、甲醛和醋酸為主。
數據來源:網絡資料整理,中信建投期貨
數據來源:網絡資料整理,中信建投期貨
據估算,全年山東省下游消費量大約為956萬噸,烯烴作為山東第一大消費需求(剔除山東玉皇和山東大澤兩套長停裝置),全年消費量約285萬噸,占比29%;甲醛作為第二大下游,當地甲醛產能為814萬噸,但預估實際開工率僅為50%,產量約為400萬噸,并按照1噸甲醛需要0.45噸甲醇折算,全年山東甲醛消費量約183萬噸,占比19%。整體來看,山東自身甲醇外銷量極小,屬于甲醇凈流入省份,目前在不考慮下游新增投產裝置的情況之下,山東省大約存在220萬噸以上的理論缺口。
02 企業具體情況
調研企業A(甲醇下游企業)
山東省臨沂區以板材加工和銷售為支柱產業,據悉當地GDP50%都來源于板材,板材主要用于房地產以及出口美國家具。臨沂過去甲醛產能200萬噸,現在600萬噸,產能出現明顯的增長,甲醛一天需求量近1萬噸(當地的木材原料主要通過臨沂附近的港口運輸而來)。
A企業作為山東臨沂地區最大的甲醛工廠,前身是由前幾年魯南地區的40家小型甲醛廠退成入園而來。據了解,目前企業經過各項環保改造之后,環保相關的問題不會再出現。
目前企業的甲醛產能為120萬噸,后期80萬噸會于今年3月后正式投產。200萬噸的甲醛裝置投產后,日度甲醇消耗量會達到2500-2700噸(生產1噸甲醛消耗0.45噸甲醇)。
企業儲罐有32個,甲醛和甲醇各有16個5000m3的儲罐,共計8萬m3.企業日常會提前儲備一至兩周的甲醇用量,當前企業的甲醇儲量充足。企業一般會考慮通過貿易商進行采購,主要是觀察價格,如果價格合適都拿貨。
企業生產的甲醛基本都在臨沂當地消化,僅不到兩成左右的量會運往臨沂周邊的城市,主要因為甲醛貨值較低,長途運輸費用過高。企業投資的脲醛預縮液(UFC)項目,可代替甲醛制膠降低50%的能耗,減少90%的VOCs揮發;UFC為半成品,適合長途運輸,有較長的保質期,且不容易聚合。
此外,企業把處理后的煙氣回收重新利用,回收的熱值年可外供蒸汽100萬噸,年發電8000萬度,用于當地企業的板材生產使用。此外,企業還打算把脲醛預縮液產生的氫氣與熱力公司產生的二氧化碳合成生產尿素。
調研企業B(甲醇生產企業)
企業背景為國企+民營的混改企業,200萬噸/年焦炭產能,20萬噸/年焦爐氣制甲醇產能,日產甲醇600-700噸附近,其余副產品還有焦油、苯以及氨水。
原料主要來自集團內部的焦煤(山西地區),以長協價格采購,但由于保量不保價,目前集團焦煤采購價格相對偏高(內蒙煤通關量較少)。
國家級環保政策會影響焦炭產量,從而使甲醇的產量受到影響,但企業會盡力避免因為焦化降負對甲醇生產產生影響。
企業有儲罐2個1萬m3,公司甲醇主要銷往魯西南和蘇北地區,直接和工廠對接簽約,下游固定每月提貨,下游為甲醛廠或醫藥中間體;企業表示近期下游拿貨穩定,剛需仍在。
通常來說:甲醛廠對甲醇的質量要求較低,醋酸對家使用要求稍高,對甲醇中的乙醇含量要求低于100ppm,氯化物對乙醇含量要求更高,部分企業要求50ppm或100ppm以下。
C企業(甲醇生產企業)
企業擁有240萬噸/年焦炭產能,25萬噸/年甲醇產能,10萬噸/年甲醇制甲醛產能,日產甲醇700噸左右,擁有煤焦油、粗苯、硫銨等產品。企業原料的焦煤從自身集團采購,主要以陜西、山西等地,目前暫時沒有考慮澳煤和蒙煤作為替代。
對于甲醇生產來說,企業會盡力保持全年的生產穩定,不會輕易停車(即使有檢修,時間也極短,多為1-2天的計劃性檢修)。C企業銷售甲醇定價采取隨行就市的政策,企業的每個主產品都有長約,焦炭和下游鋼企簽訂長協,甲醇會銷售給MTO和周邊以臨沂為首的甲醛工廠,目前甲醛工廠負荷在緩慢提升,按需拿貨為主,但甲醛下游板廠受房地產下行周期的影響,并沒有完全恢復。
焦爐氣本身作為副產物,成本較低,主要成本集中在催化劑、電費、人工、設備折舊。企業甲醇庫容為1.4萬立,最高不超過1.2萬立。
企業旗下還有另一家在山東省的企業D,D企業一期擁有120萬噸/年焦炭產能,15萬噸/年甲醇產能。二期主要建設甲醇制乙醇、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DMC、純氫清潔能源等與新能源相關的項目。D企業計劃2023年下半年,新上一套甲醇制乙醇50萬噸/年,需用甲醇37.5萬噸/年,屆時甲醇需外采近22萬噸,乙醇供給東營,作為乙醇汽油使用。企業在新材料方向投入較多,例如可降解塑料(PBAT:可用于包裝、農用地膜等領域,可在年內實現完全降解,大幅降低對土壤緩解的影響),15萬噸/年的氫氣島和1000噸/年的碳釬維項目。
E企業(甲醇生產企業)
企業擁有64萬噸/年的煤制甲醇產能,屬于當地較大產能的甲醇裝置,企業全部外售甲醇,無自用。目前甲醇開工率維持八成,日產甲醇1700噸附近,企業擁有三臺氣化爐,通常開二備一,如果企業準備停車,都會給下游發函。企業去年已經大修過(每3-5年大修一次,修一次需要1個月),今年大概率以消缺為主。
由于企業用的是集團內部的煤(來自西北,西北鐵路運輸2-3天直發到廠;通常煤礦會在站臺和礦下儲備2-3周的富余需求量),煤的質量較好,質量也很穩定,且最近幾年并沒有出現缺煤,但煤炭保量不保價,企業還是會面臨高煤價的風險,通常會選擇降負應對高煤價的情況。企業認為當前煤價還是處于偏高的水平,在整個全國儲量不斷釋放的背景之下,煤價可能還有下行空間。
對于單耗,原料煤近1.6噸左右,對高硫也可以接受,企業會對不同熱值的煤進行配煤,以達到熱值標準。
企業有專門的公司負責甲醇銷售,下游主要對接以長協為主,僅小部分零售。下游主要以MTO、醋酸、DMC、氯化物等精細化工,目前下游銷售不錯,剛需拿貨為主,甲醇質量較好,乙醇含量為100ppm以下。企業有2個1.2w立的甲醇儲罐,一共2.5w立,通常一般保持1w以下的存儲量。但如果看好甲醇后市,會儲備一定額外的量。
F企業(甲醇下游企業)
企業為甲醇制烯烴企業,擁有MTO裝置產能30萬噸/年,消耗甲醇85萬噸/年,另外擁有氫氧化鈉40萬噸/年、PVC30萬噸/年,暫無外賣C4副產品,全自用。目前MTO裝置運行負荷七成左右,20萬噸自身配套的甲醇裝置維持停車狀態。
目前企業的甲醇每天用量2500噸,采取競價招標,根據市場情況看價格是否合適,主要采購魯南當地的甲醇廠、或者山西、關中等外地貨源。企業擁有4個1萬m3的儲罐,平時使用3個儲罐,存儲量大概1.6-1.9萬m3,通常不會保持較高庫存。此外,甲醇價格偏高時會相應的減少甲醇采購,MTO裝置最低只能降負至六成附近,保持2.7噸甲醇制1噸烯烴的單耗,但目前在甲醇高價的背景之下,生產單體丙烯效益并不理想。
企業下游產品主要為丙烯,丙烯主要是有機化工原料,作為丙烯腈或者環氧丙烷等使用,全部外賣,但只會外售到周邊300-400KM的范圍;其次,企業下游產品為MTO裝置提供的乙烯制PVC,利潤尚可,但傳統的電石法制PVC逐漸會被市場所淘汰。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