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2019年一季報迎來預告高潮期。截至3月27日12時,A股滬深兩市總計257家公司披露了一季度業績預告,預喜168家,占比高達65.37%。在一季報預喜的上市公司中,占比較大的有新材料、醫藥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業等行業板塊。盡管預喜占比較高,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擔心,上市公司盈利觸底回升并非易事,仍需要提防風險。
三大因素致業績改善
在已經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的257家公司中,預喜168家,占比高達65.37%,其中略增63家,扭虧16家,續盈10家,預增79家。
記者統計梳理發現,一季報預喜的原因主要有,上市公司主營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主動加強成本控制,提升核心技術拓展市場,等等。
報告期內,部分公司主營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利潤改善。在已披露的一季報業績預告中,益生股份業績漲幅排名第一,預計一季度實現盈利3.2億元至3.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19.27%至3107.97%。益生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祖代白羽肉雞引種持續不足,一季度行業供給緊縮現象依舊持續。受此影響,公司主營產品父母代肉種雞雛雞及商品代肉雛雞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
報告期內,部分上市公司加強成本控制,費用減少。紅宇新材預計一季度凈利潤225萬元至232萬元,增長幅度為788.98%至816.63%。公司公告指出,報告期內公司加強成本控制,母公司及部分子公司盈利增加。又如,天順股份預計凈利潤0萬元至260萬元,而上年同期業績為凈利潤-860.88萬元,主要源于報告期內,期間費用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也有部分上市公司提升大數據等核心技術業務,業績增效明顯。初靈信息預計一季度凈利潤1027.3萬元至1064.80萬元,增長幅度為720%至750%。公司表示,業績變化原因為公司持續落實“數據接入+數據挖掘+數據服務+數據變現”大數據產業發展戰略,目前已完成全公司營銷中心的整合,強化內生發展,形成大數據接入、運營商大數據應用、視頻大數據應用、中小企業商業智能大數據應用等四大業務板塊,服務于廣電、新媒體、移動、聯通、電信以及部分行業用戶。同時,加強公司效率管控,取得了較好的開局。
三大行業板塊成新寵
在一季報預喜上市公司中,占比較大的有新材料、醫藥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業等行業。
新材料帶來投資新機會。廣發證券分析師巨國賢認為,在流動性改善預期和風險偏好提升的背景下,新材料和小金屬的成長性在資產價格中會得到充分體現。“隨著國內技術進步、新興產業下游逐步向國內轉移,國內的精細化工及新材料領域發展迅速。比如,半導體耗材受益于下游產能轉移及國產化進程提速,小而美龍頭有望通過新訂單帶來業績爆發。”上海證券分析師洪麟翔表示。
與此同時,“硬科技”高端裝備制造行業迎來新機遇。裝備企業的升級和高端化離不開時代賦予的機遇和經濟發展的推動。代表戰略主線方向的科技型“高端裝備”,有望在機械設備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未來市場投資的主線之一。
在長城證券分析師曲小溪看來,高端制造業板塊上市公司的亮點在于出現了很多在新興的細分領域領先的裝備類公司。在科技含量和產品結構方面的新變化主要來自于行業分工更加明確,各個細分領域都出現了不同的頭部公司,對應地出現了很多新題材。
新興行業中,以工業互聯網、動力鋰電、半導體為代表的國內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相應的自動化設備依舊處于快速成長期。
風險依舊不能忽視
雖然目前上市公司一季報預告報喜比例較高,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盈利是否觸底回升尚待觀察。
在川財證券宏觀策略首席分析師鄧利軍看來,目前企業盈利增速仍處于下行過程中,在不能確定流動性傳導通道是否足夠順暢的情況下,企業盈利增速的拐點仍有待觀察。
“A股市場目前仍處于震蕩走勢中,主要是受到政策支撐風險偏好仍強,但經濟偏弱和企業盈利壓力逐漸顯現等因素影響仍在。短期來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強調推進西部開發、創新驅動、石油天然氣管網建設、人工智能融合實體等,以及國務院明確減稅配套措施、上交所披露9家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等,使得A股風險偏好仍強。但與此同時,市場對全球增長擔憂情緒升溫、業績發布使盈利擔憂顯現等,使得短期市場仍面臨調整壓力。”鄧利軍表示。
國金證券分析師李立峰表示,隨著前期市場對于貨幣政策調整、減稅降費超預期、去杠桿轉向溫和等預期逐步兌現,市場過于樂觀的情緒開始逐漸回歸理性,關注焦點將回歸到業績上來。隨著一季報預告披露窗口期到來,需要關注兩個時間節點來觀測A股一季報業績情況:3月31日前中小板業績出現較大變動或為負等情況的公司將集中強制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4月10日前,創業板所有公司集中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
“預計一季報非金融A股整體業績增速繼續回落。由于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與非金融A股整體的盈利增速基本保持同步變動的走勢,我們擬合的工業企業利潤總額走勢顯示,一季度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將明顯回落,主要由于開年至今生產偏弱,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而PPI同比增速也較去年底明顯下滑。”李立峰表示,考慮到去年年報存在“業績洗澡”行為,導致去年四季度業績增速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A股公司業績增速回落幅度不會太大。(記者 溫濟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