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電腦都可以挖比特幣的時代早已結束,要想挖到比特幣,必須建礦場,買礦機。礦機生產商——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由此成為大贏家。
嘉楠耘智的創始人是出生于1983年的張楠賡,他是全球第一臺專業的比特幣挖礦機阿瓦隆(Avalon)的設計者,人稱“南瓜張”。
10月29日,全球第二大比特幣礦機廠商嘉楠耘智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招股文件。據了解,本次計劃上市的主體為嘉楠科技,擬以發行ADS(美國存托股份)的形式在納斯達克上市,擬募資不超過4億美元。
在嘉楠耘智赴美上市時,比特幣礦機“老大”比特大陸卻陷入劇烈人事動蕩。公開信息顯示,10月28日,比特大陸董事長詹克團卸任比特大陸法定代表人,由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接任。此前就有關于比特大陸內部不和的消息,關于是否發展AI芯片業務,詹克團和吳忌寒兩人的分歧很大。
嘉楠耘智礦機收入占比超99%
據公司招股書介紹,嘉楠耘智主要通過高性能計算ASIC(專用集成電路)芯片研發,提供超級計算解決方案。2013年1月,嘉楠耘智董事長兼CEO張楠賡及其團隊發明并交付了首批采用ASIC技術的加密貨幣礦機。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嘉楠耘智是全球第二大比特幣礦機廠商,其出售的比特幣礦機占全球市場出售比特幣礦機總算力的21.9%,僅次于比特大陸。
今年上半年,嘉楠耘智凈收入為2.89億元,虧損3.31億元;去年同期,公司實現凈收入19.42億元,凈利潤2.17億元。2017年、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凈收入13.08億元、27.0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76億元、1.22億元。
對于收入的下降原因,嘉楠耘智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公司業績受比特幣價格波動影響很大。
在過去數年來,比特幣經歷了大漲大跌,2016年底為960美元,2017年底大漲至14166美元,2018年6月末又大幅跌至6381美元,今年以來震蕩上漲,目前報價9432美元。
從收入構成來看,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比特幣礦機以及其他比特幣礦機零件和配件的銷售額分別占嘉楠耘智總收入的99.6%,99.7%和99.4%。中國客戶是嘉楠耘智礦機的主要客戶群體。
為平抑比特幣市場不穩定的風險,嘉楠耘智從2016年開始向人工智能芯片業務進行轉型和擴張。2018年,嘉楠耘智正式推出第一代AI芯片“勘智K210”,這也讓其成為行業內第一家提供基于RISC-V架構的商用邊緣計算AI芯片的公司。
但從招股書披露數據來看,嘉楠耘智AI業務的盈利能力尚未顯現。今年上半年,公司AI相關產品僅實現了50萬元的收入。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從技術、產品和人才儲備等方面看,嘉楠耘智短期內還不具備提升AI芯片業務占比的基礎。
不過,嘉楠耘智在招股書中稱,公司目前正在開發第二代28nm AI芯片產品,并計劃在2020年第一季度開始量產第二代芯片。同時,計劃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第三代12nm AI芯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股權結構方面,嘉楠耘智董事李佳軒持股16.2%,董事長兼CEO張楠賡持股16.0%,聯席董事長孔劍平持股12.1%,董事孫奇鋒持股5.8%。董事及管理層合計持股50.8%。
上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年胡潤百富榜,嘉楠耘智有三人入榜,均為“80后”,分別為劉向富(39億人民幣,排名1098)、張楠賡(39億人民幣,排名1098)、李佳軒(38億人民幣,排名1112)。劉向富是嘉楠耘智聯合創始人之一,企信寶顯示,2019年1月,劉向富退出嘉楠耘智高管工商備案名單。
圖片來源:胡潤百富
嘉楠耘智三次沖擊資本市場均失敗
嘉楠耘智的上市之路頗為坎坷,此前曾先后沖擊A股和H股未果。
2016年,A股上市公司魯億通(300423,SZ)曾擬以約30.6億元收購嘉楠耘智100%股權。不過該項收購方案多次被深交所發函詢問。此后,魯億通以證券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等為由宣布終止收購。
2017年8月,嘉楠耘智再次尋求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彼時,國內加密貨幣市場監管趨嚴,在當年10月和11月,嘉楠耘智也多次收到股轉公司問詢意見,均被問及政策環境的影響和公司持續經營的能力。公司最終主動放棄掛牌。
2018年5月,嘉楠耘智再次沖擊港股IPO,于當年5月15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申請。但2018年11月15日,港交所官網信息顯示嘉楠耘智的IPO申請已失效,這也意味著其上市再次折戟。
在此次招股說明書中,嘉楠耘智將比特幣價格列為首個風險因素。“我們的經營業績已經并且預計將繼續受到比特幣價格急劇下跌的負面影響。”
此次嘉楠耘智轉戰美股,能否如愿實現上市夢想呢?沈萌認為,美國證券市場是個包容性、自主性很強的市場,重在監督信息披露的充分真實性,因此公司上市的成功率更高。
比特大陸高管大變動
在上述2019年胡潤百富榜中,區塊鏈從業者上榜人數達到15人,其中比特大陸有五人入榜,分別為詹克團(300億人民幣,排名100),為區塊鏈領域首富;吳忌寒(170億人民幣,排名214)、趙肇豐(51億人民幣,排名816)、葛越晟(35億人民幣,排名1166)、胡一說(34億人民幣,排名1204)。
圖片來源:胡潤百富
公開信息顯示,10月28日,比特大陸董事長詹克團卸任比特大陸法定代表人,由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接任。此外,詹克團也卸任了執行董事,繼續任經理一職,新增葛越晟任監事。
吳忌寒,比特幣大陸聯合創始人,2009年北大畢業,心理學和經濟學雙學位。詹克團,比特幣大陸聯合創始人,畢業于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畢業后一直從事集成電路的設計工作。最早,詹克團和吳忌寒為比特大陸的聯合CEO。
在發生工商變更的同時,據媒體報道,比特大陸創始人吳忌寒向員工發布內部信,稱解除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即刻生效。比特大陸任何員工不得再執行詹克團的指令,不得參加詹克團召集的會議,如有違反,公司將視情節輕重考慮解除勞動合同;對公司經濟利益造成損害的,公司將依法追究民事或刑事責任。
此前,就有關于比特大陸內部不和的消息。關于是否發展AI芯片業務,詹克團和吳忌寒兩人的分歧很大。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底,比特大陸發生工商變更,多位高管退出,法定代表人詹克團擔任執行董事、經理,吳忌寒只擔任監事。兩人雙雙卸任CEO,任命王海超為比特大陸CEO。
2018年9月26日,比特大陸曾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招股書披露,詹克團持有比特大陸36%股份,為最大股東;其次是吳忌寒,持股比例為25.25%,但都不絕對控股。此次大股東被解除一切職務,也說明本次矛盾之激烈。
近幾年,隨著比特幣價格的暴漲,比特大陸業績暴增。據2018年9月26日比特大陸在港交所提交的招股說明書,2015~2017年,比特大陸收入從1.37億美元增長到25.18億美元,凈利潤則從4860.3萬美元增長到7.01億美元,2018年僅上半年的營收和凈利潤便達到28.45億美元和7.43億美元。然而2019年3月26日,港交所披露信息顯示,比特大陸招股書失效。比特大陸相關人士表示,“會在合適的時間重新啟動上市工作”。(記者 |張曉慶 劉永生編輯 |盧九安 梁梟盧祥勇 杜恒峰 杜波)
關鍵詞: 比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