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斷機制是2015年12月4日由上交所、深交所等提出的股市政策,它出現的目的是為了控制股市交易的風險,然而實行了以后,適得其反,現在這個a股熔斷機制有沒有取消掉呢?
熔斷機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并于2016年1月8日暫停。現在已經取消了。
為何要取消?
理由一
受A股市場特殊性影響,熔斷機制起不到穩定作用,反而會助漲助跌。
熔斷機制在我國證券市場羊群效應的背景下,不但起不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反而會助漲漲跌,頻繁引發市場的地震,這是由我國證券市場的特殊性決定的,并非散戶都是喜歡追漲,都是喜歡投機,這個特殊性就是大家都知道我們手中買的股票基本都是垃圾,根本就不值那個錢,不過是一種投機的籌碼,所以大部分投資者包括機構基本都缺乏持股的堅定信心,一旦風吹草動,羊群效應立馬顯現,而所謂的熔斷恰巧可以和這種羊群效應結合起來,放大殺跌的威力,因為一旦熔斷,市場就沒有交易的機會了,所以說熔斷機制在現有市場的背景下,不但起不到應有的穩定作用,反而起到破壞作用!
理由二
熔斷機制和漲跌停板T+1互相疊加重復。
大部分國家的證券市場均采用的是T+0的操作模式,也就是只要你買入,覺得不對,是給你改錯的機會的,但我們為了降低投機性,已經剝奪了當天投資者買入后改錯賣出的權利,這基本就是一種熔斷,你無法交易,同時在漲跌10%的時候,理論上已經剝奪了買家或賣家的權利,如果劇單封死跌停,你已經被“熔斷”了,無法賣出,那么在這些緊箍咒的規則下,再加上一條5-7%的熔斷機制,幾乎要把投機的上漲和下跌空間封死,如此在磁吸效應下,市場非常容易滑向5%-7%,這是熔斷機制的重復性,自然要取消,規則出現疊加,只能是加劇市場的動蕩!
理由三
熔斷機制在暴漲暴跌中將成為單邊噩夢。
如果未來市場暴漲后,突然有利空出臺,這是必然會發生的情況,比如上證再次漲到6000點,突然出現下的熔斷,那么證券和期貨市場的流動性將全部即刻喪失,即使沒有杠桿,融資的殺跌盤,私募基金的止損盤,股票獲利盤出逃,恐慌盤割肉,市場第二天開盤就再次熔斷,第三天再出現熔斷,買家和賣家都無法在一個區域中交易,交易空間全部變成落體式的空白,一旦利好政策出臺,市場即刻變為上漲熔斷,這樣的市場大起大落,投資者如何參與,對于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將構成巨大的惡劣影響,嚴重阻礙證券期貨期權市場的發展!
理由四
被空方利用幫助其無風險套利。
在專家看來,在利空消息的作用下,一旦滬深300跌破3%,空方就會利用磁吸效應,花少量的資金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股指砸至5%,一旦熔斷的恐慌彌漫開來,失去思考的投資者就會被空方牽著鼻子走,不計后果的拋售股票反而成就了空方的“好事”。
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同濟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石建勛表示,熔斷機制的本意是非常好的,可以提供時間讓市場冷靜,讓投資者從市場價值的角度去考慮下一步的操作,然而,我們也要看到這一制度同時也給予了空方無風險套利的機會。
理由五
熔斷機制使得場外資金不能進入,限制了反彈發生。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分析師朱斌則指出,由于熔斷期間停止交易,場外資金不可能再次進入,場內持股者也不可能再賣出,因此當天的走勢就被單向固化,市場越來越呈現單邊波動的特征。加上市場上漲下跌幅度稍微放大時,投資者記憶將助推“熔斷”的自我實現,未來暴漲暴跌,熔斷機制被反復觸及可能會成為市場常態。
理由六
A股熔斷閥值設置值得商榷。
紐約證交所最新的熔斷機制中,標準普爾指數單日下跌7%或13%,若發生在9∶30至3∶25之間則暫停交易15分鐘;單日下跌20%,發生三級熔斷提前收市。一級和二級熔斷每個交易日只能觸發一次。
英國的熔斷機制主要針對個股交易。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當英國FTSE100指數成分股漲跌超過動態參考價格3%或者靜態參考價格8%,則實行5分鐘集合競價,即“自動終止執行期”。
韓國股市的熔斷閥值設立為韓國股票綜合指數較前一天收盤價下跌了10%或10%以上,并且這種下跌持續了一分鐘,股票交易暫停十分鐘,個股漲跌幅限制為15%。韓國熔斷機制每天只實施一次,在下午2∶20以后不再實施。如果股票市場出現暫停交易的情況,期貨合約停止交易20分鐘。
由此可見,這些熔斷閥值都要高于目前中國設立的熔斷閥值。然而,由于中國股市已經設有漲停板,因此有機構人士建議,將目前5%、7%的閾值合并為6%的單閾值,在閾值觸及后暫停15至30分鐘交易時間,不設置休市閾值。
A股熔斷機制本身設置問題被認為是導致A股四天觸發四次熔斷的大殺器。所以這個熔斷機制,在事實了七天以后,就已經被取消掉了。
關鍵詞: a股熔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