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招行十多年的戰略堅守,作為行業的引領者,逐漸確立了“零售之王”的地位。2004年以前,招行零售業務從無到有,創新多種產品打下良好基礎,扮演了零售業務的引領者。2004年,第一次戰略轉型定調“零售銀行”為戰略重點,從產品、客戶、營銷三大維度出發,帶來其業績的快速增長,在其他仍以對公業務為主的環境下,搶占先機構筑零售銀行負債端的競爭優勢。在經歷2009-2013年小微和非標業務兩次彌補資產定價短板的嘗試后,2014年招行戰略重定位,找準自身的最佳優勢,以零售業務為“一體”,公司和同業業務為“兩翼”,打造“輕型銀行”。在傳統零售金融優勢的基礎上,生發出在資產管理、私人銀行及消費金融領域的領先優勢,成為“輕資本化”轉型的領跑者。
零售轉型的背后,戰略、體制機制、管理層等是招行成功的關鍵。戰略層面,招行最早確立零售戰略形成先發優勢,更為重要的是堅定執行戰略主線,而這就需要股東層面的支持與管理層對戰略執行的把握與堅持。從股東層面來看,招行背后的招商局使得招行本身能夠進行靈活自主的運營,且能獲得一定股東資源。從管理層來看,招行三任行長始終堅持零售戰略是助力招行成為“零售之王”的重要原因。
戰略的制定與執行、管理層的堅守與穩定以及股東方的支持與資源,是招行在最終成為“零售之王”的更為重要的原因。招行的零售創新基因是其立身之本。招行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在客戶體驗、產品設計等多個維度上創新零售業務。從2004年以前的一卡通、信用卡、金葵花等五大亮點產品,到業內首家對客戶進行分層、精準營銷到現在前瞻性地對APP生活場景、對客戶獲取的重視,招行始終領先同業。
零售戰略的堅守,帶來招行卓越的基本面。一方面,負債端基礎極強,招行以遠低于大行的網點數量,成就與大行相當的存款成本。較低的負債成本使得招行在資產端擺布的余地更大,風險偏好更低因此資產質量更為穩健,這正是招行十幾年精耕細作零售業務的結果。另一方面,輕資本化領先同業。招行較其他銀行更早重視財富管理業務,這為其帶來更高的非息收入、更低的資本消耗,因此招行得以在2017年領先同業開啟ROE回升趨勢,PPOP/RWA高于同業。
2017年初招行ROE領先同業進入回升通道,ROE同比變動幅度轉負為正,是其估值提升的基本面基礎。招行的“輕型銀行”之路正在不斷深化,這種并不完全由表內資產擴張拉動的收入和利潤增長模式,跳出了“融資-擴張-再融資”的銀行傳統路徑,是決定其率先開啟ROE回升趨勢、不斷鞏固其估值溢價的根源。
公司觀點:招行是在服務零售客戶、輕資本化運營賽道上領跑的佼佼者。在金融供給側改革、行業分化格局愈加明顯的背景下,招行具備穿越周期的屬性,得以脫穎而出。我們預計招行2019-2021年歸母凈利潤增速為15.3%/15.4%/15.5%(維持盈利預測),當前股價對應1.46X20年PB,根據相對估值情況,給予招行2X20年PB,維持“買入”評級和A+H長期組合。
招商銀行(600036)2020-02-07融資融券信息顯示,招商銀行融資余額3,767,198,892元,融券余額80,862,726.56元,融資買入額146,269,250元,融資償還額140,683,402元,融資凈買額5,585,848元,融券余量2,282,968股,融券賣出量2,100股,融券償還量317,000股,融資融券余額3,848,061,618.56元。招商銀行融資融券詳細信息如下表:
交易日期 | 代碼 | 簡稱 | 融資融券余額(元) |
---|---|---|---|
2020-02-07 | 600036 | 招商銀行 | 3,848,061,618.56 |
融資余額(元) | 融資買入額(元) | 融資償還額(元) | 融資凈買額(元) |
3,767,198,892 | 146,269,250 | 140,683,402 | 5,585,848 |
融券余額(元) | 融券余量(股) | 融券賣出量(股) | 融券償還量(股) |
80,862,726.56 | 2,282,968 | 2,100 | 317,000 |
滬市全部融資融券數據一覽招商銀行融資融券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