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煤國際回答了機構提出的“為何選擇轉型進軍非煤產業”等相關問題。
針對轉型,山煤國際表示,公司目前無后備煤炭資源儲備,因此公司未來發展空間相對有限。此外,山西目前正處資源性經濟轉型發展之路,且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正逐漸成為轉型的重要突破口,公司不涉及信達股權問題,轉型之路障礙較小。
山煤國際由山西省國資委控股,目前主要從事煤炭生產、貿易及銷售業務,業績驅動主要來源于煤炭生產板塊。未來公司擬布局異質結電池生產制造,目的是在做好煤炭主業的基礎上,優化產業結構,創建煤炭生產與新能源開發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提升綜合競爭實力。
山煤國際認為光伏產業市場空間巨大,發展前景樂觀。隨著全球能源體系正在向低碳化轉型,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主流方向。在經歷了光伏組件成本和BOS大幅下降之后,光伏度電成本在全球部分地區已經具備平價條件。
在技術方面,山煤國際認為HIT技術有望成為光伏行業的下一個風口。隨著P型電池片的轉換效率提升存在瓶頸,P型電池片向N型電池片轉型或勢在必行。異質結技術兼備了硅片與薄膜電池兩者的優勢,相較PERC具有更高的轉換效率、低衰減、工藝結構簡單等多重優勢。
對于山煤國際價值的問題,機構指出,光伏板塊預計公司10GW產線滿產后,可實現凈利潤10-15億元。
關鍵詞: 山煤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