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到讓人傻眼的影業“一哥”華誼兄弟,終于迎來了轉機,4月29日早盤還強勢沖上漲停!
劇烈變動中,華誼兄弟緩了一口氣。
4月29日凌晨4點,華誼兄弟一口氣發布了50多份公告,其中一份規模近23億的定增方案引來市場熱度關注。
這份方案中,華誼兄弟引入了超9家公司組成豪華戰投陣容,其中包括了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復星系旗下公司豫園股份等知名大佬。
據悉,除了老牌合作伙伴騰訊之外,阿里影業則是首次以華誼兄弟戰投股東身份加入,更有另有國資背景公司同樣進場“補血”。
受定增消息刺激,4月29日早盤,華誼兄弟強勢沖上漲停。港股阿里影業盤中也快速上漲超7%。
不過,受疫情沖擊及商譽減值影響,這兩年華誼兄弟表現難言樂觀。
華誼兄弟披露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營收21.86億元,同比下降43.8%;凈虧損39.60億元,同比-262.32% 。
今年一季度,華誼兄弟營收2.29億元,同比下降61.4%;凈虧損1.43億元,同比-52.64% 。
去年,為解決公司資金問題,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先后進行股權質押,甚至不惜賣掉私人收藏字畫,以贏得一線生機。
如今,豪華戰投入場,華誼兄弟似乎迎來絕地逢生。
有網友評論:
業界大佬聯合進場,華誼兄弟地位不言而喻。接下來,電影院能去看了么?
01
華誼兄弟官宣23億定增
戰投陣容豪華!阿里、騰訊都來了
一份定增計劃,能夠同時圈住阿里、騰訊、復星等多名大佬,足見影業“一哥”的號召力。
4月29日凌晨4點左右,華誼兄弟發布一系列公告,其中披露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
擬以2.78元/股非公開發行合計不超過8.23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
引來市場關注的是,華誼兄弟這份定增方案,參與戰投的資金背景深厚。
發行對象
公開資料顯示,發行對象為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陽光人壽、象山大成天下、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山東經達九家公司,全部發行對象均以現金方式認購本次發行的股份。
認購金額、定價
從認購金額看:
阿里影業認購金額不超過1億元;
騰訊擬以2.78元/股價格認購3597.12萬股,合計價格約1億元;
陽光人壽認購價款為2.5億元;
象山大成天下認購價約為4.6億元;
復星系公司控股的豫園股份約認購2億元;
名赫集團約2.5億元;
信泰人壽認購價為3.9億元;
三立經控約為3.4億元;
濟寧國資全資持股的山東經達認購價款約為2億元。
從認購定價看:
此次華誼兄弟的定增價格確定為2.78元,相比前一交易日收盤價3.58元,初步估算折價率低于80%。這也意味著,參與此次定增投資的股東,將獲得可觀的浮盈。
02
定增最大實際用處:
緩解華誼兄弟現金流問題
對華誼來說,此番定增,最大的實際用處是,緩解現金流問題。
華誼兄弟的現金流緊張到了一定程度。
2019年年報中披露的合并現金流量表顯示,截至期末,其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5.54億元,前年這一數字為21.55億元。一季度,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剩2.68億元 。此番大筆注入現金,無疑將大大緩解華誼兄弟現金流危機。
03
騰訊、阿里同時出現,令市場玩味
華誼兄弟左右逢緣,掌握主動權
在這份發行對象中,騰訊和阿里的兩位戰投股東同時出現,令市場玩味。
據悉,這是阿里影業首次以華誼兄弟戰投股東身份出現。此前,阿里影業曾與華誼兄弟簽訂戰略協議,通過企業借款形式為華誼兄弟提供7億資金。
而騰訊更早之前已經是華誼兄弟的合作伙伴,雙方合作范圍廣闊。
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回歸一線之后,華誼融資進入快車道。
年報顯示:
騰訊本為華誼第二大股東,股權占比7.90%;
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馬云分列華誼第四、五大股東,占比4.45%、3.58%,合計占比8.03%;
復星系豫園股份為第六大股東,占比2.36% 。
除了騰訊和阿里之外,其他幾位戰投股東背景同樣不容小視。
此番股東一大亮點在于,地方國資山東經達入局。公告顯示,山東經達是山東省濟寧市高新區管委會直屬的全資國有企業,具體任務主要助力濟寧高新區招商及發展。
顯然,國資是帶著項目入股的。公告稱,在協議合作期限內,華誼計劃主控制作的電影、電視劇、網劇、網大等影視劇作品中,在華誼享有相關權利并且符 、合影視劇內容、情節的情況下,共同探討加入山東經達植入營銷廣告的可行性;雙方同意,在協議合作期限內,依托濟寧儒家文化以及豐富的旅游資源,打造一個以展示儒家文化、影視拍攝及制作、文化藝術 展覽、旅游、網紅經濟、衍生品開發營銷于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等。合作期限為5年。
華誼豪華定增股東團隊本身,也有著一種再平衡意味,特別在騰訊、阿里之間。目前,騰訊與阿里系在華誼內持股比接近,兩家也再次增持。這意味著,華誼兄弟左右逢緣,掌握著主動權,也意味著,兩家巨頭均無法控制華誼,最核心資源共享的概率也不高。
04
華誼兄弟漲停!單日成交超1億
受定增消息的刺激,華誼兄弟股票早盤開盤后,強勢沖上漲停。
截至當天收盤,華誼兄弟股價依然漲停,超8萬手買單封在漲停板上,單日成交額超1億。
其中戰投方阿里影業股價也快速漲超7%以上。
05
看好行業“影視+實景”
華誼借戰投股東發力
實際上,在影視業依舊處于冰封階段,華誼兄弟這份定增能夠吸引如此之多的戰投股東,并不容易。
從戰略意義來看,華誼兄弟也并不掩飾其借助股東能力重新發力的希望。
分析人士認為,各方股東進場,無疑也看好了未來行業“影視+實景”商業模式的前景。
公告顯示,華誼兄弟目前儲備的影視娛樂項目包括《八佰》《侍神令》《749局》《陽光不是劫匪》《美人魚2》等多個電影項目,以及《古董局中局之鑒墨尋瓷》《古董局中局之掠寶清單》《宣判》等影視劇項目。而在實景娛樂方面,截至2019年底,華誼兄弟已有蘇州、海口、長沙及鄭州四個大型項目落地運營。
華誼兄弟稱,公司實景娛樂項目正逐漸建立起穩定的消費者群體和廣泛的市場影響,隨著運營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市場培育的進一步成熟,未來將持續增厚公司業績。
為落實“影視+實景”新商業模式,加強電影業務的內容生產力,此前,華誼兄弟已完成電影業務核心人員的崗位調整,其中,華誼兄弟副董事長王中磊將回歸電影公司,掌管華誼兄弟電影業務。
而在股東資源互通方面,華誼兄弟此次引入的戰投方各有優勢,這也將對華誼未來商業模式打造提供強有力的資源補充。
分析人士認為,除了拿到定增資本補血之外,華誼兄弟更是整合了各家頭部公司的優勢資源,打造強勢影業生態。
以阿里影業為例,華誼兄弟表示,定增后,阿里影業將成為上市公司戰略投資者,并與公司在影視作品內容、電影發行業務、實景娛樂、電影項目娛樂寶和藝人經紀等領域建立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關系。
對于騰訊而言,華誼兄弟將憑借騰訊在其社交及數字內容領域的實力,在IP聯動與延展、文旅業務的線上線下閉環、短視頻等方面,探索創新文娛產品與娛樂生活方式。根據公告提示,騰訊和華誼兄弟或將在電影、游戲、文學的IP轉化,短視頻內容創作與聚合,以及國際市場等方面探索合作可能性。
06
華誼兄弟去年虧損近40億
不過,作為曾經的明星影視公司,這兩年,華誼兄弟遭遇的困局和生存危機已經不言而喻。
4月29日華誼兄弟披露的兩份財報顯示,目前公司的經營業績并不樂觀。2019年全年,華誼兄弟實現21.86億元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3.81%;實現-39.6億元歸屬凈利潤,同比下降262.32%。
今年一季度,華誼兄弟實現2.29億元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1.38%;實現-1.43億元歸屬凈利潤,同比下降52.64%。
華誼兄弟經營遭遇如此巨大的滑坡,和此前瘋狂并購的后遺癥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上一輪牛市中,創業板公司暴漲,影視公司開始進行大舉并購動作,但同時也積累了驚人的商譽風險。
Wind數據顯示,2014年末,華誼兄弟的商譽為14.86億元,而截至2018年6月末,其商譽便飆升到了30.58億元。經過公司初步測算,2019年華誼兄弟擬對包括商譽、長期股權投資在內的部分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共計約26.8億元。
去年8月,華誼兄弟業績已經出現了危險的苗頭,資金困境明顯,董事長王中軍更是不得不忍痛賣掉私人收藏的名畫用來公司救急。一時之間,華誼兄弟“賣畫求生”的境遇引發市場普遍關注。
據悉,從2019年1月開始,華誼兄弟就走上了賣資產的道路,期間質押了多家子公司的股權,以換得數十億銀行授信額度。接著是抵押房產、租賃設備。王中軍、王中磊兄弟更是先后質押股權,并賣掉了私人收藏的字畫。
在二級市場,華誼兄弟的股價更是進入連年的滑坡之中,令投資者蒙受不少損失。
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今,華誼兄弟股價(前復權)從高位一路跌落至最低3.21元,公司市值也從最高900多億一口氣縮水超8成,市值蒸發超700多億。目前市值僅為百億左右。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影院基本處于關停狀態,影視行業迎來急凍階段,華誼兄弟的發展更是面臨困難重重。
連續兩年的虧損,意味著2020年華誼兄弟將面對保殼的壓力,作為第一批創業板上市公司,華誼兄弟的遭遇也令人唏噓不已。
規模近23億的定增動作,以及超豪華的戰投方隊進場,能否將華誼兄弟“解救出來”?尚需一段時間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