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行情火熱,帶動新基金發售都要靠搶,7月8日(本周三),鵬華匠心精選混合基金(009570)認購首日規模達到1300億元。
一天1300億啊,基民真的是不差錢。
該基金最終募集金額為296.9億元,按照1300億元的認購資金,配售比例為22.84%,也就是說認購100元,實際到手只有22.84元的份。
鵬華匠心精選混合的基金經理是王宗合,今年以來王宗合發行了四只新基金,而且新基金規模是越來越大:
這其實也是基金行業今年的一個縮影,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基金規模達到了1.146萬億元,萬億級新基金發行的現象僅在2015年和2019年出現過,今年才過去一半的時間啊。
隨著固定理財產品收益逐漸降低,股市的吸引力正在逐漸變大,加大權益投資是未來的大趨勢。
再聊回到新基金,新基金到底值不值得搶呢?
菜基覺得當前沒必要,除了上面提到的行情太火配售太少之外,還會有另外幾個問題:
1、建倉期踏空
新基金募集完資金之后,可不是一把梭的,而是要花1~3個月的時間慢慢建倉,逐步提高基金股票占比,這段時間稱為建倉期,期間如果股市大漲,基金漲幅可能會跑輸市場比較多。
舉個例子:
南方成長先鋒混合A(009318)于6月12日成立,已經成立1個月左右了,A類+C類基金規模合計為321億元,比鵬華匠心精選混合(009570)規模還要更大一些。
對同期比滬深300指數,跑輸15%。
看看基金吧基友的哭訴:
對踏空這波行情是一片不滿,通過上面這個例子,大家就明白新基金可能因為輕倉會踏空上漲行情了吧。
2、持倉成本高
還是上面建倉期的原因,新基金要花1~3個月建倉,未來1~3個月的行情很難講啊。
如果是大跌,買新基金就賺了,可能因為基金持有股票比例較低,躲過下跌。
如果是繼續大漲,新基金建倉成本會越來越高,相當于你在高位還在不斷定投,這樣持倉成本可能會越來越高。
而目前市場估值較高,如果牛市行情持續,買新基金很容易站在高位接盤。
3、新基金不新
基金經理所擅長的行業也是有限的,同一個基金經理的新基金的持倉股和老基金往往會比較相似。
比如:
交銀家的楊浩今年1月份發行了一只新基金——交銀內核驅動混合(008507)。
對比楊浩管理3年多的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519772),會發現兩只基金持倉基本差不多:
兩只基金前10大持倉股有9只都是一樣的。
總結下:
以上3點就是菜基不太建議大家目前申購新基金的原因,看好基金經理的話,完全可以通過買他管理的老基金參與,實在想買新基金,可以少量買入,等開放申購后再決定是否要追加投入。
關鍵詞: 基金一天募集13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