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上市公司會去回購已經發行了的股票,然后再去進行注銷,這樣的行為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大家比較想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利空,所以就利空還是利好的問題來進行相關的分析。
股票回購注銷是利好的。
1、股票回購通常是企業用于注銷股本,股本減少,凈資產與盈利均總額沒變,相應地每股凈資產及盈利均有所提高,股價當然上升。
2、期權注銷和限制性股票回購注銷他們都對應了一個上市公司股(期)權激勵 制度。
由于上市公司經證監會批準可以對公司員工實行股權或期權激勵,如果獲得授予激勵的員工離職,而股(期)權激勵還沒有實施,那么離職人員所對應的份額就相應的注銷。
3、股票回購主要是公司的操作,是為了進行內部的股票激勵或者進行留存或者注銷。激勵或者留存是因為公司的經營需要,也是公司進行權益變動的開始這是利好的。
擴展資料:
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tock)指上市公司按照預先確定的條件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勵對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業績目標符合股權激勵計劃規定條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從中獲益。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對于限制性股票,在授予日,公司員工就取得了公司授予的股票,只不過這些股票是有限制的,員工不能以任何形式轉讓并取得所得。
對于限制性股票,只有在解鎖期內,員工符合股權激勵計劃的解鎖條件,公司對員工符合條件的限制性股票實際解鎖時,員工才實際取得了有確定價值的財產。因此,實際解鎖日為限制性股票所得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員工取得的限制性股票所得,應在實際解鎖日按限制性股票所對應的二級市場價格,作為員工授權日所在月份的工資、薪金所得,并按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公司當初是按有償方式授予員工限制性股票的,可以扣除員工購入限制性股票時實際支付的價款。
3、應納稅額的計算。限制性股票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和股票期權所得的應納稅額的計算基本是一致的。需要關注的是限制性股票計算中的“規定月份數”,“規定月份數”,是指員工取得來源于中國境內的股票期權形式工資、薪金所得的境內工作期間月份數,長于12個月的,按12個月計算。
關鍵詞: 股票回購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