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螞蟻集團、京東數科籌備上市 騰訊是否會拆分上市?

    2020-08-27 14:34:59 來源:零壹財經

    近日,消息人士向零壹財經透露,騰訊的金融科技相關業務正在進行架構調整,可能在為上市做準備。不止一位接近騰訊的人士向零壹財經證實,確實聽到相關消息。

    此前,京東數科和螞蟻集團已經分別宣布要上市,作為與螞蟻集團并駕齊驅的金融科技巨頭,騰訊的相關業務是否會拆分上市,給市場留下了懸念。

    零壹財經向騰訊公司求證,騰訊官方回復零壹財經:“信息不屬實”。

    不過,公開信息顯示,從2019年5月份以來,騰訊金融科技業務相關高管發生了一系列工商變更。特別是今年4月份之后,騰訊金融科技業務負責人林海峰頻繁發生工商變更。

    在同樣處于金融科技第一陣營的螞蟻集團和京東數科都已經公開籌備上市的信息之后,騰訊金融科技業務的這些變動或許不應該被忽視。

    公開可見的跡象

    零壹財經未獲知關于騰訊金融科技相關業務架構調整的具體情況。但是,綜合過去一年多騰訊金融科技相關業務發生的變動,確實給人以“準備上市”的想象空間。

    首先是團隊負責人的變動。2019年6月19日,騰訊內部發文宣布騰訊金融科技業務負責人換帥,新任負責人為林海峰。林海峰以往沒有做金融科技具體業務的經驗,其所擅長的是資本運作。公開資料顯示,林海峰于2010年加入騰訊,上任騰訊金融科技業務負責人之前是騰訊投資并購部聯合負責人。任職期間,主導騰訊國內外股權投資,負責金融科技、電商、數字內容、企業服務等領域的相關業務,曾推動京東、閱文、騰訊音樂、微保、美團點評、拼多多、同程藝龍、高騰基金等多例重大投資及行業整合。一般來說,在公司籌備上市的過程中,資本市場專業干將是不可或缺的。當然,僅憑這一點也不能斷定相關公司一定是在為上市做準備,因為即使不上市,為了將業務做好,很多時候也需要資本運作。

    其次,是今年以來騰訊金融科技業務高管人才的頻頻引入。今年6月前后,原陸金所副總經理兼首席風險執行官楊峻入職騰訊,擔任騰訊FiT(騰訊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簡稱“FiT”,是騰訊集團旗下為用戶提供互聯網支付與金融服務的綜合平臺)線風控負責人。此前騰訊金融科技一直沒有單獨的風控部門,也缺少負責人,楊峻空降騰訊金融科技的主要職責就是梳理和搭建全部金融業務的風控架構,他的角色相當于CRO。今年6月5日,原中國平安集團接班人任匯川入職騰訊,據財新報道,任匯川將參與探索發展互聯網保險業務。今年8月,微保任命平安產險前總經理助理周克俊為總經理兼CEO,原CEO劉家明為董事長。

    再次,企查查數據顯示,從2019年5月份以來,騰訊金融科技業務相關高管發生了一系列工商變更。特別是今年4月份之后,林海峰頻繁發生工商變更。

    這些變更信息單獨來看并不能說明騰訊在為金融科技業務的拆分上市做準備,但是卻值得關注。

    這些變動值得注意的關鍵點在于,科創板、港股和美股都對擬上市公司的獨立性有一定的要求。目前看來,不能排除這些變動是為了符合上市的相關要求。

    零壹財經就擬上市公司的獨立性問題咨詢了中銀律師事務所,該所成立于1993年,自成立以來一直在為國內眾多知名企業上市提供法律服務。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吳廣紅律師告訴零壹財經,科創板、港股和美股都對擬上市公司的獨立性有相關要求:

    科創板要求:公司具有直接面向市場獨立持續經營的能力,資產完整,業務及人員、機構獨立,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間不存在對公司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同業競爭,不存在嚴重影響獨立性或者顯示公平的關聯交易。

    港股要求:公司必須遵守獨立運作的原則,即公司在業務、資產、財務、場所和人員等方面,與關聯公司要保持獨立,并不能依賴于主要控股股東和主要管理層(執行董事)。香港主板要求公司的控股股東(持有公司股份35%或以上者)不能擁有可能與上市公司構成競爭的業務;香港創業板要求相對寬松,只要于上市時并持續地作出全面披露,董事、控股股東、主要股東及管理層股東均可進行與申請人有競爭的業務。

    紐約證券交易所(紐交所)規定董事不得直接與公司存在重大關系,也不得擔任與公司存在重大關系的機構的合伙人、股東或管理人員。所謂重大關系的內涵十分廣泛,包括了商業、工業、銀行、咨詢、法律、會計、慈善和家庭親屬關系等。

    紐交所與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均明確了公司應引入獨立董事,要求公司董事會的大多數董事必須是獨立董事。同時特別強調公司審計委會員、薪酬委員會的獨立性。

    在人員獨立方面,吳廣紅律師同時告訴零壹財經,擬上市公司為了符合相關規定,一般來說,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和董事會秘書等高級管理人員不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中擔任除董事、監事以外的其他職務,不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領薪;公司財務人員不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中兼職。

    騰訊的這一波操作與京東數科有相似之處。2020年2月,劉強東卸任京東數科董事長,之后在6月份又重新擔任京東數科董事長。與此同時,今年4月,京東數科內部完成架構大調整。此后,京東數科在6月22日出現多項工商資料變更。緊接著,7月1日,京東數科在籌備上市的消息便被證監會網站公開。

    藏不住的金融科技

    從業務發展來看,近年來騰訊金融科技相關業務進展飛速。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的收入目前是騰訊第二大收入來源,但是正在趕超騰訊第一大收入來源“網絡游戲”,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久。

    2019年第一季度開始單獨披露金融科技與云服務的收入,但是其實從2017年第一季度開始,該項收入就成為了騰訊第二大收入來源。在2016年,騰訊的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在財報中還被劃歸為“其他” 收入,這項收入2016年在騰訊所有收入中占比僅為11%。但是,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占比已經達到15%,超越了網絡廣告14%的占比,躍居第二位。從2017年第三季度開始,“其他”收入就穩住了排名第二的位置。

    如果沒有意外,2020年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將成為騰訊第一大收入來源,超越騰訊多年來的第一大收入支柱網絡游戲。據騰訊2019年年報披露:2019年全年,騰訊第一大收入來源網絡游戲的收入為1147億元,但增速僅為10%;與之相比,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的收入與網絡游戲相差無幾,為1014億元,但是增速卻高達39%。這樣的發展勢頭下,如果疫情沒有帶來意料之外的影響,2020年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的收入超越網絡游戲收入,是穩穩的。

    但是疫情延緩了這個進程。

    根據騰訊2020年Q1財報,疫情期間,金融科技和云及其他企業服務的收入環比都有所下降,但網絡游戲的收入卻同比大增。這主要是疫情帶來的影響:金融科技收入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疫情期間全民居家隔離,支付活動(特別是線下交易)及提現均有所減少;云及其他企業服務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受疫情影響,云業務的項目交付及新客戶獲取均有所延遲。相形之下,網絡游戲卻在為用戶排憂解悶及讓他們互相陪伴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收入出乎意料地同比大增31%,這是近年來罕見的增速。在2020年Q2,雖然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增速有所恢復,但是還沒有回到疫情前。

    不過,“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的收入成為騰訊的第一大收入”這一趨勢是確定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在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中,金融科技的收入占絕對大頭。根據騰訊2019年年報,2019年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收入共1014億元,其中170億元為云服務收入,其余844億元則主要為金融科技收入。

    分拆上市的利弊

    迅速發展的金融科技業務,是否一定要分拆單獨上市?

    對于這個問題,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騰訊不缺錢,未必需要將金融科技業務分拆上市。

    上市不全是好處,也有弊端。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顧雷曾經在海通證券(600837,股吧)投資銀行部任職八年,有關于公司上市的豐富實戰經驗。顧雷告訴零壹財經,一般人都認為企業上市動力充足,但是實際上不少公司并不愿意上市。上市明顯的弊端在于:公司上市之前,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把手說了算,但是上市之后變成股東大會決策,這會使得決策流程變長,有時反而會使得企業對市場的反應變慢,在競爭中失去優勢。

    但是與此同時,企業被競爭對手所逼,不得不走向資本市場,這在實際當中也有許多著名的案例。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央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邢會強在其關于企業上市問題的專著《資本之道:企業上市規劃與戰略》中詳細介紹了這些案例:

    三全湯圓原來并沒有上市的打算,三全湯圓創始人陳澤民對上市極為反對,因為三全不缺資金,產品又好。但是,2006年思念湯圓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下三全急了,上市的步伐被逼出來了。2008年2月,在思念上市一年半之后,三全終于也上市了。

    2003年,SOHO中國首次上市無果而返,令潘石屹非常失落。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潘石屹都不再有上市的念頭,他覺得自己小本經營很不錯,有充足的現金流,與很多大公司如萬科之類的盈利水平相差無幾。但是2006年底,潘石屹看到地產公司一旦與資本市場結合后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他突然清醒地意識到游戲規則的改變,如果再堅持“小作坊”的小本經營,可能自己很快就會掉隊,被排斥在主流地產圈之外,于是潘石屹決定再度啟動上市計劃。2007年10月,SOHO中國掛牌上市。

    知名房地產企業碧桂園上市就曾受到競爭對手富力地產的“刺激”。2003年,富力地產與碧桂園集團的年度銷售總額均為人民幣40億元,但2006年富力全國銷售總額已達到人民幣100億元,土地儲備更突破1500萬平方米,把碧桂園遠遠地拋在了后頭。這一切主要得益于富力地產借力香港資本市場的融資渠道。2007年,碧桂園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一位碧桂園中層干部曾向媒體表示:“假如我們還固守原有發展模式,等到將來競爭格局大定,我們就難免被邊緣化的命運,甚至最終被市場淘汰。”而且在2018年6月,碧桂園還將其旗下碧桂園服務在香港交易所主板分拆上市。目前該物業公司市值已經高達1365億港元,而母公司碧桂園市值才2187億港元。分拆的好處顯而易見。

    而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目前似乎就處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主要競爭對手螞蟻集團和京東數科都已經公開了上市計劃。7月1日,證監會網站便公布了京東數科在科創板上市輔導的系列文件。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分拆上市之所以誘人,原因在于股權的二次溢價。對于分拆上市的子公司來說,一方面直接打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便于單獨融資,更有利于發展;另一方面公司管理層將獲得股權激勵,大大提高積極性。對于母公司來說也有很多好處,一來可以提升母公司股價,二來可以獲取子公司股價收益,三來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如果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不分拆上市,會有什么損失?國內一家頂級券商高管告訴零壹財經,如果不分拆單獨上市,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團隊就不能得到財務方面的巨額回報。此外,騰訊雖然不缺錢,如果不單獨分拆上市,騰訊未必能把錢用到需要用錢的金融科技業務上。

    關鍵詞: 螞蟻集團 京東數科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亚洲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男男|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国产黄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