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用了三個月,原亞洲首富孫正義就完成了業績救贖。
近日,軟銀集團公布2020財年第一季度(4-6月)合并財報顯示,期間軟銀實現凈利潤1.255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2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1.9%。創造軟銀成立以來的季度業績最大增長紀錄的同時,也收復去年巨虧946億元人民幣的大部分失地。
正當市場好奇孫正義究竟如何施展“魔法”令業績大幅回升時,軟銀遞交的持股文件解開了謎團。
近日軟銀向美國金融監管部門提交的持股報告顯示,二季度以來它斥資約40億美元購買了特斯拉、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英偉達、奈飛、Zoom、拼多多等科技股,與此同時軟銀還動用約40億美元資金認購了這些科技股的看漲期權。隨著納斯達克在4-8月份持續反彈迭創新高,如今軟銀靠著押注這些科技股股價反彈,賺取逾40億美元(約合280億元人民幣)收益。
然而,這卻讓孫正義背上“短期投機炒作者”的爭議。
“很難想象,軟銀的投資風格正越來越接近擅長短線操作的對沖基金。”布魯德曼資產管理公司(Bruderman Asset Management)策略分析師Oliver Pursche向記者坦言,由于二季度以來軟銀在科技股的巨量持倉,不少投資機構將軟銀戲稱為“納斯達克鯨”。
一位熟悉軟銀投資策略的知情人士則透露,豪賭美國科技股反彈,也符合孫正義一貫的激進投資風格。
值得注意的是,孫正義似乎趕在本周納斯達克股指大幅回調前“見好就收”。
在8月底舉行的軟銀業績電話會議上,軟銀高層表示他們曾花費100億美元買入股票,目前已套現逾70億美元股票持倉。
“危險”的押注
“或許沒人會想到,二季度孫正義竟與眾多散戶為伍,一起加入炒作科技股的陣營。”一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感慨說。尤其是軟銀斥資約80億美元加倉美國科技股及其看漲期權,估計創下二季度以來單一投資機構買漲科技股的最大持倉規模。
前述熟悉軟銀投資策略的知情人士透露,押注科技股,某種程度秉承著孫正義一貫的投資策略。隨著疫情沖擊,孫正義認為大量民眾選擇居家購物生活工作,將促進電商、遠程辦公、在線娛樂等科技產業迅猛發展。只不過,此次他將投資對象,從一級市場股權投資轉向二級市場股票投資。畢竟,相比初創期高科技企業在疫情期間容易遭遇經營壓力、業務模式相對成熟且股票流動性更好的上市公司反而更具投資安全性。
但是,80億美元的巨額押注,也讓華爾街金融市場給孫正義貼上“納斯達克鯨”的新標簽。
Oliver Pursche坦言,軟銀的這筆巨額投資,本身就是“危險的押注”。一方面二季度以來美國科技股普遍認為估值偏高,隨時都有大幅回調風險,另一方面美股期權的交易流動性不高,一旦美股回調導致逾40億美元看漲期權難以“出手”,將觸發巨大的快速虧損風險。
前述熟悉軟銀投資策略的知情人士透露,這一波成功操作背后,軟銀資產配置團隊“功不可沒”。目前,前德意志銀行交易員阿卡什·納赫塔(Akshay Naheta)、前德意志投資銀行聯合主管科林·范(Colin Fan)、前德意志銀行全球信貸交易主管Rajeev Misra主要負責軟銀及軟銀愿景基金的二級市場股票投資業務,他們豐富的股票投資經驗令軟銀集團精準把控“高賣低買”時機。“二季度以來,他們敢斥資約80億美元掃貨美國科技股,多數獲得孫正義的授權。”
愿景基金依舊“低谷”徘徊
相比在科技股身上“大賺一筆”,孫正義旗下的軟銀愿景基金依然在“低谷”徘徊。
據軟銀財報顯示,2020財年第一季度(4-6月)期間,軟銀愿景基金的投資回報約合28億美元,要填補去年巨虧100億美元的缺口,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目前,軟銀斥巨資投資的Wework、Uber、OYO等科技企業因業績不佳與經營困難加重,依然難以贏得新股權投資機構青睞以提升估值。”一位國際大型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人向記者透露。
這導致孫正義不得不繼續出售資產以提振軟銀愿景基金的業績,近日他表示,他正在考慮出售由軟銀及其愿景基金持有的英國芯片制造商Arm相關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壓縮運營開支壓力,市場傳聞軟銀愿景基金在6月份裁減了約15%員工。
與此同時,軟銀愿景基金總裁Rajeev Misra坦言,目前軟銀愿景基金正在評估新的投資方向與機會,比如疫情期間某些科技發展速度因需求增加而呈現加快,以及大眾生活方式的變化,因此軟銀愿景基金看好食品外送、電子醫療、線上教育等領域的初創公司。
在上述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人看來,由于這些領域遭遇云集眾多獨角獸級別企業,孫正義此前彪悍的投資風格,即大手筆投資初創企業持有較高股權比例、助力企業跑馬圈地快速擴大市場份額、打造行業龍頭企業帶動企業估值大幅提升、最終高價套現離場的資本運作模式能否行得通,存在不少變數。
記者多方了解到,目前軟銀內部對孫正義的激進彪悍投資風格存在爭議,包括二季度以來軟銀大舉押注美國科技股及看漲期權。部分員工認為此舉過于“冒險”,因為沒人能準確預測散戶交易情緒驟然變化所帶來的股價大幅回調風險。
因此,軟銀愿景基金的投資策略正趨向穩健。
“畢竟,在大手筆投資Wework、OYO、Uber失利后,軟銀愿景基金急需成功投資案例,以打消全球大型投資機構與主權財富基金(LP)的顧慮,從而為軟銀愿景三期基金募資創造良好環境。”前述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人指出。
一位軟銀集團高層在8月底舉行的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今年軟銀愿景基金將有9個項目有望上市,且軟銀在一些投資項目持有較低的股份,以便更快實現項目退出并提升內部收益率(IRR)。
但在這些項目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助力軟銀愿景基金“脫困”前,重倉科技股的“負面效應”正在顯現。
隨著近日美股大幅回調,過去三天軟銀股價跌去逾12%,令孫正義個人財富驟然縮水逾12億美元,跌至200億美元左右。
(作者:陳植 編輯:李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