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原名深圳發展銀行,1987年5月份首次公開發售普通股,1988年4月份在深圳證券公司掛牌上市,1991年4月份在深交所集中交易。2012年,深發展吸收合并原平安銀行,并更名為平安銀行。
在平安銀行看來,維護廣大股東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不僅是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更是銀行自身完善公司治理、實現各相關方共同長遠利益的需要。隨著銀行的成長和發展,給股東合理的投資回報,包括現金分紅和價值成長,為股東提供分享經濟和銀行增長成果的機會,是上市公司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在保障中小投資者知情權、決策權和收益權方面,平安銀行健全中小投資者投票機制,股東大會全面采用網絡投票方式,采用累積投票制選舉董監事,并建立中小投資者單獨計票機制。同時,該行增強信息披露的針對性,主動實施年報改版,加大自愿性披露,內容簡明易懂,方便投資者查閱,連續9年在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評中獲得A級。此外,該行創新投資者關系活動形式,年度和半年度業績發布會均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召開,數十萬名投資者得以通過線上參與。2019年,平安銀行可轉債進入轉股期后,發動內外部力量提示持有人,最終轉股率99.9963%,創下A股可轉債有史以來最高轉股率,保證了投資者的基本權益。
在優化投資回報機制,完善利潤分配制度方面,平安銀行在公司章程中明確利潤分配政策,重視股東合理投資回報,兼顧銀行合理資金需求,實施積極的利潤分配方案。該行以三年為一個周期制定利潤分配規劃,科學制定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綜合考慮股東回報、監管要求及業務可持續發展等因素,充分聽取中小股東和獨立董事的意見,平衡好長期發展與短期股東回報的關系。
歷史上,該行在“深發展時期”(2005年-2010年的外資相對控股期間),由于第一大股東(新橋投資)是境外封閉基金,難以支持銀行補充資本,導致該行資本充足率處于較低水平,一段時期未進行現金分紅,但從中國平安收購深發展、完成兩行整合的2012年至今,平安銀行每年都對股東實施分紅,連續9年累計現金分紅達189億元。
在積極實施戰略轉型,增強持續的資本回報能力方面,2016年底平安銀行新一屆董事會和管理層上任以來,積極進行戰略轉型,打造“中國最卓越、全球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轉型成果和經營業績得到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同。面對今年復雜的外部環境,該行全力支持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做實利潤、用好利潤,堅持妥善處理股東短期回報和銀行長遠發展的關系,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從二級市場的認可度來看,該行2019年股價漲幅77%,居上市銀行第一位,市盈率和市凈率均長期保持在全國性上市銀行前兩位。同時,平安銀行股價和市值持續提升,也在資本市場上給予股東穩步增長的資本回報。(記者張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