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迎來嚴監管!人民銀行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于8月6日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窂募訌娫u級方法體系建設、完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機制、強化信息披露等方面對信用評級機構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強調優化評級生態,嚴格對信用評級機構監督管理。
提升評級質量和區分度
《通知》緊密圍繞評級市場所觸及的諸多領域,主要對信評機構提出共16條要求,聚焦五大方面:一是加強評級方法體系建設,提升評級質量和區分度;二是完善信用評級機構公司內部治理和內部控制機制,堅守評級獨立性;三是加強信息披露,強化市場約束機制;四是優化評級生態,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五是嚴格對信用評級機構監督管理,加大處罰力度。
記者了解到,此前市場上屢屢出現“高評級高違約”、信用評級結果無法客觀反映企業與債券真實風險、國內債券發行人的評級普遍大幅高于國際水平等情況。
Wind數據顯示,我國發行債券的企業中,截至2021年8月6日,84.38%的企業評級分布在AA以上。
《通知》要求,除企業并購、分立等正常商業經營的原因引起的評級結果調整之外,信用評級機構一次性調整信用評級超過三個子級(含)的,信用評級機構應當立即啟動全面的回溯檢驗,對評級方法模型和評級結果的一致性、準確性和穩定性等進行核查和評估,并公布核查結果及處理措施。
為進一步加大對投資者付費評級機構的政策引導力度,《通知》提到,繼續引導擴大投資者付費評級適用范圍,在債券估值定價、債券指數產品開發及質押回購等機制安排中可以參考投資者付費評級結果,可以選擇投資者付費評級作為內部控制參考。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分析師周茂華表示,高質量信用評級有助于市場合理定價,滿足投資者需求,促進信用債市場健康發展。
《通知》明顯釋放幾方面信號,一是國內加快補齊監管制度短板,促進信用評級公司內部管理與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評級區分度與風險揭示功能;二是多個部門協同,釋放未來國內監管規則統一是大趨勢;三是強化監管,明確對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
推動信用評級機構發揮債券市場“看門人”作用
事實上,為進一步規范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去年12月,人民銀行組織召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曾指出,信用評級是債券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關系到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大局。近年來,我國評級行業在統一規則、完善監管、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也存在評級虛高、區分度不足、事前預警功能弱等問題,制約了我國債券市場的高質量發展。評級行業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堅持職業操守,勤勉盡責,努力提高評級能力,提升評級質量。監管機構、發行人、投資人等各方應各盡其責,共同推動我國評級行業健康發展。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認為,隨著各方監管連續出手,評級機構面臨較大的外部壓力,對發行人評級可能趨于謹慎,給未來信用債市場帶來一些不確定性。部分主體評級虛高已是市場共識,評級從虛高逐步回歸的過程可能會影響信用市場的重新定價。從中長期來看,對評級行業的整頓和示警將對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人民銀行強調,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信用評級行業的監督管理,推動信用評級機構切實發揮債券市場“看門人”作用,助力債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