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最后一天,張家口市崇禮區的天空藍得發亮,四周的山野披霜掛雪,盡管天氣寒冷,卻擋不住游客體驗冰雪運動的熱情。
“這兩年來崇禮的人越來越多,生意還不錯。”當記者見到賀東升時,他已經在崇禮和張家口市區之間跑了兩個來回,接送了十多名乘客。
48歲的賀東升,家住張家口市主城區,眼瞅著這兩年往返崇禮的游客越來越多,頭腦活絡的他在兩年前干起了網約車司機。“多的時候一天能拉30多單,少的時候也能拉20單左右,除了在張家口主城區跑車,每天至少跑一趟崇禮。”賀東升說現在每個月有五六千塊錢的收入,來回跑得多了,也發現了很多現實問題。
“到了崇禮,大家都把車子停在路邊,路又窄,車又多,找個停車位特別費勁。”在崇禮等著拉新客人或者吃飯,總免不了找地方停車,賀東升沒少為這事兒傷腦筋。
“崇禮有四條主街道,轄區私家車保有量約有一萬七千多輛。近幾年來崇禮的游客也越來越多,尤其到旅游高峰期,停車難停車亂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崇禮智慧交通項目的技術開發人員李栓成說。
“停車難主要是缺少停車場,信息化服務也跟不上。”崇禮智慧交通項目負責人王騰解釋,近幾年崇禮規劃了19個公共停車場,但作為旅游小城,崇禮每年都會接待大量的外地游客,他們如果不清楚停車場的具體位置、可用車位等,停車難、停車亂問題仍會存在。
讓停車變得容易些,這樣的改變發生在2021年11月份。“11月底的時候,我發現路上多了一些電子屏,上面顯示附近都有哪些停車場,還有多少個空車位,按照指示停車就容易多了。”對比前后停車所用時間,賀東升對“最快停車”掩飾不住地開心,“原來我找停車位,開著車一路走一路找,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停車場卻發現沒有空位了,只能去其他地方找,有時候來來回回折騰20多分鐘還找不到合適的停車位,現在老遠就能看到誘導屏,想停在哪里直接開過去,停車用不了兩三分鐘。”
跟隨賀東升的指引,記者在崇禮裕興路上發現了電子停車誘導屏,上面顯示就近的希望街上交警隊停車場有6個空余車位,富民街上的醋醬坊停車場有1個可用停車位,相隔不遠的長青路邊上市政府停車場還有6個停車位……
“在崇禮目前共有10塊停車誘導屏,分為一級二級三級。”李栓成介紹,一級誘導屏顯示附近停車場位置和實時數量變化,二級誘導屏位顯示道路擁堵情況,一級和二級誘導屏都設立在路邊,三級誘導屏設立在停車場附近,顯示該停車場的車位使用情況。
記者看到,當車輛駛入交警隊停車場的一個空車位時,旁邊的三級誘導屏上顯示的可用車位數自動由6改為5,非常智能。
走進位于崇禮樞紐中心內的崇禮智慧交通綜合管控中心,在電腦端登錄誘導停車系統,可以看到崇禮各個停車場的位置和使用情況。點開其中一個停車場,它的具體位置、開放時間、類型、總泊位數、負責人、聯系電話等信息均記錄在內。
據了解,崇禮停車誘導系統除了線下電子誘導屏,未來將提供線上手機端誘導停車服務。通過收集各個停車場和不同道路的路況信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崇禮停車誘導系統能夠實時展示停車場車位的動態變化和交通擁堵情況,為人們出行提供高效的服務,也為當前和未來的崇禮智慧交通應用奠定了硬件、軟件基礎。
“包括停車誘導系統、智慧公交系統等在內的崇禮智慧交通項目以交通數據匯聚為基礎,實現崇禮交通運輸態勢可視化,針對縣域交通擁堵、節假日人流預測等問題,開展相關的數據分析活動,在為群眾出行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為公共交通管理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撐。”崇禮智慧交通項目負責人王騰說。
在細微處著手,用“小而準”的變化給行人和管理人員帶來切實的便利,崇禮停車誘導系統的“好用”深入人心。(記者 張曉明 王棋 吳玉秒 張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