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廣州11區科創“摸底考”:跑出兩匹黑馬!潛力新星都有誰?

    2022-03-25 15:31:07 來源:南方+客戶端

    3月25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與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廣州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了《廣州城市創新指數報告(2021)》(下稱《指數報告》)。這份2021年的指數評價結果,提到了截至2020年底廣州11區的創新能力總排名、單項排名等情況。

    根據《指數報告》,區級創新指數指標體系由10項核心指標構成,涵蓋了創新資源、企業創新、創新績效、創新環境4個方面。從這些維度綜合分析,廣州各區在科創領域既有數匹“黑馬”涌現;也有不少“單科冠軍”。

    接下來,讓我們看圖說話!一年一度的廣州科創大排名,即將揭曉……

    總排名:南沙增城強勢躍升,“大哥二哥”座次不變

    廣州創新指數及一級指標得分

    先看廣州整體情況。數據顯示,2020年廣州創新指數得分為301.49分,較上年提高61.26分。以2010年作為基數,2020年的廣州創新指數綜合得分達301.49分,2010-2020年年均增長11.67%。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廣州的創新能力建設,超額完成預期目標。

    根據廣州創新指數指標目標值設定,總分300分代表了廣州市“十三五”規劃發展目標的整體水平。2020年廣州創新指數計算結果,反映了廣州的創新發展水平持續升、升、升,科技創新事業加快跑、跑、跑,實現了“十三五”規劃發展目標。

    “創新指數得分”的計算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不僅要結合某個項目的基本量,還要考慮到該項目的增速、內部構成等諸多因素。

    換個姿勢再看下:

    廣州創新指數一級指標得分

    圖為四個維度構成的“廣州創新指數一級指標得分”,可見:

    “創新績效”2020年得分為357.32分,2010-2020年年均增長25.73分;

    “創新環境”2020年得分為298.35分,2010-2020年年均增長19.84分;

    “企業創新”2020年得分為287.11分,2010-2020年年均增長18.71分;

    “創新資源”2020年得分為263.17分,2010-2020年年均增長16.32分。

    有道是“十年趕考,一朝提名”,從得分增幅看,廣州十年間科創領域改善最為顯著的是“創新績效”,說明廣州地區開展創新活動所產生的效果和社會經濟影響提升最明顯。

    以上是科創數據“豎著讀”。我們再把廣州地圖攤開,從各區的視角“橫切”給你看。直接看結論——2020年廣州各區創新指數綜合得分如下圖所示:

    2020年廣州各區創新指數綜合得分以及排名情況

    從廣州各區創新指數綜合得分看,2020年各區平均得分為79.35分。11個區中有3個區的綜合得分在平均值以上,科創“三巨頭”的帶動能力可見一斑!

    其中,黃埔區得分蟬聯第一,為97.96分;天河區得分蟬聯第二,為84.76分;南沙區后來居上,由上年的第五躍居第三,為80.91分。

    特別值得表揚的,還有增城區。2020年,增城區創新指數綜合得分為77.26分,比上年提高3.55分,在全市各區創新指數中排名第六,相較于2019年排名上升5個位次!

    至于原因,我們接著往下看:

    創新資源:黃埔投入“最慷慨”,創新潛力也最大

    看完了總成績,我們再看看各區的“單科排名”。

    2020年各區全社會R&D經費支出得分情況

    “全社會R&D經費支出”反映了區一級創新資金投入情況。

    在這一步,我們就能回答上邊的問題了:南沙、增城為何實現躍升?在兩項具體的排名中可見一斑:

    2020年廣州各區全社會R&D經費支出綜合指標,得分最高的是黃埔區,為100分;其次是南沙區,為94.01分;第三是增城區,為90.30分。

    從各區全社會R&D經費支出增速來看,增速最快的是黃埔區,為36.33%;其次是南沙區,增速達到33.81%;增城區排名第三名,增速為25.55%;其余區增速均低于20%。

    這說明,黃埔、南沙和增城舍得把真金白銀投入到科創事業中。敢付出,自然有回報!

    2020年各區財政科技支出得分情況

    再看“財政科技支出”,它反映區級政府對創新投入的重視與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強度。

    從各區財政科技支出總量來看,2020年黃埔區的財政科技支出最高,為72.67億元,南沙區排在第二,為17.78億元。廣州各區創新資金財政投入強度差距較大,有3個區高于平均水平(4.95%),分別為黃埔區、南沙區和增城區。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這再次說明,“好成績”與地區的投入和重視直接掛鉤。

    值得警惕的是,從財政科技支出增速來看,各區之間增速差距較大,6個區均出現負增長。實施創新驅動發展,該花的錢,還是要花的。

    2020年各區每萬名從業人員中從事R&D研究人員數及得分情況

    接下來,“每萬名從業人員中從事R&D研究人員數”反映了區域創新人力資源密度。創新人力資源密度越高,區域創新潛力越大。

    從圖中可知,此項得分最高的依然是黃埔區。看來,廣州“科創一哥”不僅“身強體壯”,而且潛力可觀。相比去年,南沙區的科創潛力由第三升至第二。當前,南沙著力打造百年科學城——南沙科學城,主攻原始性創新領域,這正是“贏在未來”的投資。

    企業創新:南沙番禺企業研發投入“加速跑”

    企業創新是一個地區持續穩定創新的基本保障。哪里的企業創新水平高?

    2020年各區企業R&D經費支出得分情況

    “企業R&D經費支出”指標,反映的是企業創新投入強度。這項指標由兩方面組成:一是企業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企業所掙的錢有多少用于創新投入);二是企業研發經費支出的同比增速。

    從各區得分情況來看,大部分區四上企業研發投入大體保持在穩定水平,且差別不大。黃埔依然保持著創新冠軍的優勢,以100分排名第一。取得亮眼成績的,還有緊隨其后的番禺區,得分為96.68,南沙區排名第三,得分為95分。

    番禺和南沙作為該指標的兩匹黑馬,源于其慷慨的研發投入。四上企業R&D經費的支出同比增速顯示,排名第一的是黃埔區,為28.62%;第二名是南沙區,為27.01%;第三名是番禺區,為22.15%。也就是說,南沙和番禺的進步是“拼出來”的結果。

    2020年各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及指標得分情況

    “每萬名從業人員高新技術企業數”則反映了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態勢。

    整體來看,2020年各區該項指標得分平均情況同比略有下滑,除南沙區、增城區、花都區和從化區略有上升外,其余區均同比下降。當前,廣州部分區每萬名從業人員高新技術企業數處于高水平,各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差距較大。

    從企業絕對數目來看,2020年廣州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有11611家;其中天河有2995家,黃埔區有2049家,番禺區為1842家,白云區有1046家,四個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數之和(7932家)占廣州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比重接近七成。

    高新技術企業分布不均,廣州其他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等工作任重道遠。

    2020年各區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數量

    創新績效:黃埔越秀南沙從業者人均GDP居前

    “創新績效”是指各區開展創新活動所產生的效果和社會經濟影響,讓我們來看看創新這把“鑰匙”解鎖了多少社會財富吧!

    2020年各區勞動生產率及得分情況

    勞動生產率即為從業人員人均GDP,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創新活動對區級勞動生產率、經濟產出的作用。

    勞動生產率與其技術創新和運營管理創新密切相關。企業可以通過技術創新來增加產品產量,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或者改善運營管理機制,合理分配人員,提高行政辦公效率,從而間接提高生產效率,促進GDP的增加。

    2020年廣州各區勞動生產率平均值為21.65萬元/人。數據領先的5個區——黃埔區、越秀區、南沙區、天河區和荔灣區,都是充滿科技創新活力的中小企業集聚區或是現代服務業發達的政治文化核心區。

    2020年各區專利產出得分情況

    “專利產出”是全社會創新的直接體現。該指標主要考察創新發展成效,具有戰略性意義。這項指標考慮了多重因素,例如專利申請量、授權量、有效量等。

    相較于2019年,2020年廣州各區專利產出得分平均分上升7.21分。得分最高的是黃埔區,為93.54分;排名第二的是南沙區,為75.82分;第三為天河區,為75.377分。

    觀察萬名從業人員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速,在廣州各區中,從化區增速最快,為50.55%,其次是增城區,為45.22%。說明兩區正在奮力爭先,努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雖然兩區的專利授權量總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但后起之秀,依然值得期待!

    2020年各區高技術產業占比情況

    “高新技術產業占比”為綜合性指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產業結構的優化程度,體現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促進地區轉型發展的作用和程度。

    2020年廣州各區高技術產業占比指標得分最高的是黃埔區,為96.11分;增城區第二,得分為87.87分;第三是越秀區,得分為79.53分。廣州各區高技術制造業和規模以上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的發展相對不平衡。例如,在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方面,產業結構差異導致荔灣區與其他各區該指標差距顯著。

    根據當前廣州各區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做出的規劃,部分區域提出了制造業“千億”“萬億”計劃。例如,黃埔提出筑牢“萬億制造”主陣地,開展“1+2+4”世界級前沿產業集群培育行動;南沙明確,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5%;白云將打造六大面向未來的百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創新環境:創新平臺數量有所提升

    “創新環境”主要指區域創新活動所依賴的外部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

    2020年各區創新平臺建設得分情況

    “創新平臺建設”反映區域在促進創新平臺建設方面的力度與成效。

    從2020年各區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的具體情況來看,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有6個區;擁有國家級工程中心的有8個區;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有8個區。

    從2020年各區省級創新平臺建設的具體建設情況來看,所有區均擁有省級工程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除了增城區,其余各區均擁有省級重點實驗室或省級新型研發機構。

    相較于2019年度,2020年省級創新平臺總數量有所上升。黃埔區增量最多,達10家,由此也在該指標的得分上反超天河位居第一;其次,增量最多的是南沙區,新增5家。

    2020年各區孵化育成體系建設得分情況

    “孵化育成體系建設”反映區域在促進創業與創新中的努力與成效。

    從孵化器內孵化企業數量來看,各區發展并不平衡,差距較大。孵化企業數量最多的是天河區,共3346家;其次是黃埔區,共3016家;第三名是海珠區,為1437家;第四名是番禺區,為1300家。以上4個區孵化企業數量占孵化總數的75.56%。

    孵化器是企業成長的搖籃,如今不少區已經在著手搭建、做強“產業苗圃”。在南沙,廣東醫谷獲評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優創社區獲評省級眾創空間,實現國家級孵化器和省級眾創空間“零”突破。這有助于南沙在未來長期的評價中打好前站。

    以上是廣州各區的單科成績。廣州各區因經濟、政策和文化等因素的不同,科技創新的側重點及發展方向有所差異,但各區憑借自身優勢,著力提升創新能力,共同促進了廣州科技創新的健康穩步發展。

    記者李鵬程 實習生葉穎詩

    關鍵詞: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亚洲久本草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