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凌晨3時,自肯尼亞進境的QR8940航班降落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機上搭載的5800余枝飛燕草等鮮切花被迅速運往海關特殊物品集中查驗場,早已等候在場的海關關員立即開展查驗,核對貨物《植物檢疫證書》。半小時后這批鮮切花完成查驗,天亮前就已放行被運往位于廣州市荔灣區的芳村嶺南花卉市場上架銷售。
廣州海關所屬白云機場海關關員對一批進口飛燕草進行查驗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春祭節日。近年來綠色文明祭拜逐漸成為風尚,近期受疫情影響各地也紛紛發出文明祭祀的倡議,鮮花祭祀成為追憶親人的選擇。隨著清明節臨近,白菊花、黃菊花等用于祭祀追悼的鮮花迎來銷售高峰。據統計,3月以來,廣州白云機場口岸累計進口鮮切花98批次,貨值超430萬元人民幣,其中清明節需求量較大的黃菊花、白菊花等鮮切花環比增長近一倍。
鮮切花屬易腐爛產品,對運輸條件和通關時效性要求高。為保障進口鮮切花安全快速通關,廣州海關實行“7×24小時”隨到隨檢,實現即到即查、快速驗放的“零延時”服務措施。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國門綠盾”專項行動,加強對進口鮮切花的檢疫,優化風險研判機制、實施精準布控,充分運用現場智慧查驗移動終端、智能審圖技術等智慧查驗成果提升查驗效能,筑牢口岸生物安全防線。
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436批次、超2300萬元人民幣的鮮切花經廣州白云機場口岸進口,同比分別增長21%和47%。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琳 通訊員:關悅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雪明 通訊員:關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