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后,在廣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將有公益律師免費為廣大見義勇為英雄及其家屬提供有力的公益法律服務。12月12日,廣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與廣州市律師協會簽定公益法律服務合作協議,“羊城律政公益法律服務團駐廣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工作站”正式揭牌。
據介紹,此次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與市律師協會攜手,簽定公益法律服務合作協議暨基金會律師工作站揭牌,正是廣州市充分發揮法治保障作用,旗幟鮮明地為見義勇為人員及家屬鼓氣撐腰,守護好他們及其家屬的合法權益的具體體現。
今后,市律協將安排公益律師進駐基金會,開展法律咨詢、提供法律援助、向社會廣泛進行法律知識宣傳等方式,為廣大見義勇為英雄及其家屬提供有力的公益法律服務,讓見義勇為者及其家屬感受到黨和政府的及時幫助,以及社會各界的尊重,讓見義勇為英雄及家屬們,在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
在全市推動平安廣州、法治廣州建設的大背景下,此次兩個機構的攜手合作,既是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見義勇為相關工作的創新舉措,將激勵更多正義之士投身見義勇為事業;同時也是廣州實現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積極實踐,將進一步完善廣州的法治保障體系。
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和肯定。但在現實中,“英雄流血又流淚”的事件卻時有發生。比如,醫生救人卻成了被告,小伙兒跳河救人手機卻被偷,司機扶起跌倒的老人反被訛,見義勇為受傷人員就醫治療等權益保障機制尚未健全等等。這些個案刺痛了見義勇為者的心,也讓不少人對“路見不平出手相助”顧慮重重。此次公益法律服務合作協議的簽定,為見義勇為人員及其家屬在“扶不扶”“勸不勸”“追不追”“救不救”“為不為”“管不管”等問題上亮明了鮮明態度,充分體現出市律協在依法弘揚見義勇為精神方面的積極作為和責任擔當。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章程 通訊員:廣正發、穗義宣
關鍵詞: 見義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