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2月14日,廣州動物園的馬來熊館舉行盛大活動,為慶祝“熊孩子”“動動”一周歲生日園方精心準備了一場特殊的生日趴。
馬來熊是體型最小的熊,屬于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馬來熊瀕危程度高于大熊貓,幼崽成活率很低,繁殖難度很大。廣州動物園是目前國內極少數取得繁殖成功的動物園之一,“動動”作為時隔16年廣州動物園再次成功繁殖的馬來熊寶寶,其一出生就備受關注。
“動動”是“安安”和“華女”的愛情結晶。出生時,體重僅300克左右的“動動”全身上下沒有任何的毛發,被媽媽“華女”緊緊摟在懷里悉心照顧。70天左右才開始離開媽媽的懷抱,嘗試著探索未知的世界。在成年之前,它都會與自己的媽媽生活在一起,在3歲成年之后才會選擇自己生活。
一年來,保育員精心照顧母子倆,每天為“動動”準備雞蛋、青瓜、南瓜、玉米、橙子、胡蘿卜等營養豐富的食材,每周還會加餐一次熟雞肉。正在長身體的“動動”是名副其實的胃口大開,每次都會把飼料吃光光。
美食要與適量的運動相結合,才能確保熊孩子健康成長。每天8:30,保育員會讓馬來熊母子出籠自由活動。“動動”熊如其名,喜歡在室外運動場撒歡,最擅長的運動就是爬樹,調皮的熊孩子經常會把樹枝弄斷。下午4:30保育員會把它們召喚回籠舍,此時的“動動”表現出對室外運動場的戀戀不舍,經常徘徊半個小時以上才會進籠。
轉眼就迎來了“動動”的一歲生日啦!園方為它舉辦了“抓周禮”。在“抓周禮”上,園方準備了馬來熊愛吃的榴蓮、豐容球以及毛筆等物品等待“動動”的挑選。經過一番思考和猶豫,在望子成龍的媽媽“華女”的暗示下,最后“動動”選擇了用胡蘿卜做筆桿、玉米須做筆鋒的毛筆!
在“抓周禮”完成后,“動動”和媽媽一起享用由志愿者提供的美食榴蓮,第一次吃榴蓮的熊孩子因為沒有經驗還被扎了一下小手和嘴巴,呆萌的表情讓現場人員忍俊不住,最后還是奶爸體貼,將榴蓮勾出來后剝掉一邊的硬殼再送到“動動”面前。
廣州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這次“動動”的“生日趴”是動物園65周年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建園以來廣州動物園始終以動物種群建設、動物科研、保護教育、智慧景區建設為抓手,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野生動物提供生機勃勃的美麗家園為目標。園內約有400種近5000頭(只)野生動物,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CITES 國際公約附錄 I 保護44種,本土物種133種(含亞種),圈養野生動物種類、數量綜合排名位居國內城市動物園前三名。近2年,繁育野生動物1200多只,馬來熊、長臂猿等瀕危動物先后繁殖成功;長頸鹿、河馬等世界各地的動物種群持續繁育;坡鹿、藍鷴等本土物種成為國內最大圈養種群,為野外瀕危物種提供備份。
今年,廣州動物園繁殖520多只動物,其中國家一級、CITES附錄1的12種85只。園方表示,將繼續用實際行動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讓市民感受生物多樣性的魅力。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全杰、楊耀燁 通訊員王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