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7歲的王女士來到廣州市萬事興維權綜合服務中心咨詢,說自己的哥哥最近沉迷于在短視頻平臺看情感咨詢視頻,并且根據視頻里面的講述,開始認為妻子出軌,而且要求與妻子離婚。
王女士說,哥哥在這些視頻上已經“走火入魔”,甚至還聯系了律師咨詢如何離婚。王女士和嫂子多番勸解無果,目前已經對生活產生了嚴重影響。王女士想來咨詢律師和社工如何幫哥哥走出“魔障”,勸說哥哥看心理醫生,希望心理醫生可以幫助疏導。王女士表示,哥哥最近一直想離婚,想請問這種離婚訴求是否具備法律依據?也希望社工可以幫助疏解嫂子目前的精神壓力。
律師:訴求不具備法律依據
(相關資料圖)
白云區婦女聯合會公益律師梁穎珍表示,根據法律規定,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時,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在本案例里,王女士的哥哥只是臆想自己的妻子出軌了,并無真憑實據證實夫妻感情破裂,不屬于以上法院判決離婚的情形。”
目前情感類短視頻、情感咨詢等在網絡平臺上熱度很高,群眾如何擦亮雙眼找到靠譜的情感咨詢?梁穎珍介紹道,咨詢者可要求與咨詢公司簽訂書面合同,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看該咨詢公司是否具有營業執照,以此判斷該咨詢公司是否為正規公司。“咨詢者也可以要求咨詢人員出示婚姻家庭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師證書等,考察該咨詢人員是否具有相應的資質。”
梁穎珍提示,咨詢者付費后,可保留支付咨詢費的憑證,要求對方出具收據或者發票,保留咨詢記錄,如微信聊天記錄等相關證據。萬一遇到不靠譜的情感咨詢公司,有證據可以進行維權。
社工:積極溝通,減少夫妻間的猜疑
“王女士哥哥首先要尋找其他的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減少在短視頻平臺瀏覽情感咨詢視頻的時間。”廣州市婦聯萬事興維權綜合服務中心社工表示,王女士哥哥沉迷于情感咨詢視頻,要考慮是否在現實生活遇到了情感問題?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不能將視頻中的情形簡單地投射在自己身上,建議王女士哥哥與妻子積極溝通,共同討論情感問題的根源和解決辦法。
“同時,王女士哥哥需調整自我認知,短視頻的內容不一定是正確的,即使內容是正確的,也須根據自身實際合理參考。如果認為自己妻子出軌,王女士哥哥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尋找證據證實是否有此事。”社工說,如果王女士哥哥有解決婚姻情感問題的需要,也可以尋找心理咨詢和婚姻家庭調解服務,建立起夫妻溝通的平臺,積極解決問題。
“此外,我們也建議王女士嫂子與丈夫積極溝通,減少夫妻之間的猜疑,維護夫妻關系的穩定。如果王女士嫂子因被誤解、離婚等產生負面情緒,可以向周圍親友傾訴等方式宣泄出來。如果王女士嫂子感到負面情緒無法自己排解,可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疏解自身的心理壓力。”社工表示。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朝露 通訊員:市婦聯萬事興維權綜合服務中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