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廣州市2023年河長制監督執紀工作培訓會在從化區舉行。據悉,市河長辦、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分別進行授課講解,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人、市河長辦各組負責人、各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并開展工作研討、分享工作經驗,真正做到認領“責任田”,管好“河邊事”。
培訓會現場
【資料圖】
超8成市民對河涌治理整體滿意
近年來,廣州147條河涌實現巨變,20個國省考斷面全達標,越來越多的治理后的河湖呈現晴日白鷺成群、夜晚流螢飛舞的美麗水岸景象,成為市民群眾游樂嬉水的好去處。2021年11月民調顯示,在參調的“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中,認為“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很大(較大)的市民占比最高,達到86.2%;2022年市民意研究中心民調顯示,超8成市民對河涌治理整體滿意,并對河湖長制點贊。
據介紹,下一步,全市水務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等重要精神,進一步明晰思路,推進綠色低碳持續發展,聚焦重點難點,推進河湖治理固本強基,全面提升河湖保護和治理能力,以高質量的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助力廣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為高質量治水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番禺區內有河涌217條,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出現了不少環境污染問題。近年來,番禺區高度重視水環境治理工作,河涌水質總體上穩步提升、逐步向好,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區委區政府于2022年7月啟動水環境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涉及項目近80宗。區紀委監委、區河長辦監督問責組迅速響應,聚焦治水工作開展綜合監督、靶向監督、全程監督,為高質量治水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在市河長辦監督問責組的指導和支持下,番禺區構建起協同聯動監督機制。去年7月以來,重點加強對河湖長履職、重點工程建設、大額資金使用等事項的監督檢查,定期對反映問題較多、工作進度滯后、資金籌措較慢的重點項目、環節開展實地檢查,已開展聯合檢查15次,推動解決和糾治黑臭水體返黑返臭、凈水廠和排水單元配套公共管網建設進度慢、工程不按施工設計要求施工、“清四亂”進度滯后等問題17個,處置涉治水工程輿情2件,有力糾治不作為、慢作為、虛作為等問題。
番禺官洲河
南沙區組織建立區對鎮街、鎮街級河湖長,鎮街對村居、村居級河湖長全覆蓋考核工作機制,并經3年時間沉淀和完善,形成一整套基本完善的河湖治理推進工作考核機制,持續有效地促進各項工作上水平。區紀委監委強化監督檢查,探索建立污水治理常態化監督機制。組織成立4個督導督辦組下沉一線,對鎮(街)、村(居)河涌開展現場督查,對有關部門和鎮街工作推進不力或超期未完成等情況進行專項書面督辦。制定完善拆違治水通報約談機制,每半月對排名后10位河涌相關的鎮(街)、村(居)級河長進行通報。主動介入全程監督,列席河長制工作例會、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工作會議等,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
白云區將水環境治理工作納入巡察監督的重點,同時,將水環境治理工作納入每年的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考核。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強化對相關單位和職能部門履職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相關單位和職能部門切實轉變作風,履職盡責。2022年對市河長辦交辦的水污染問題線索,共開展談話提醒10人,批評教育1人,責令書面檢查3人,誡勉1人。針對在案件調查中發現各職能部門、相關鎮街工作上存在的問題,區紀委監委舉一反三、糾偏治本。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杜娟 通訊員 趙雪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