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兩天前剛到廣州,就忙得不可開交,希望能給客戶最好的觀展體驗,也能在本屆廣交會拓展更大的市場。”4月10日,距離廣交會開幕不到一周時間,記者探營第133屆廣交會首次啟用的D區展館,布展工作緊鑼密鼓,各展位框架搭建初具雛形,部分展品已經入駐,多數展品將于4月12日前后集中進場。
自本屆廣交會起,四期展館(下稱“D區展館”)將迎“首秀”,廣交會總展覽面積也由過去的118萬平方米躍升至150萬平方米。目前,第一期優化重組后的機械類展區,新增的工業自動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等展區,都集中安排在D區展館。
D區展館條件優越,新增多個展區與專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廣交會D區展館,矗立于珠江南岸之濱,比鄰于原廣交會一二期展館的西側,與廣交會A區展館以連廊相連。“D區展館的外形延續了之前展館銀灰色外觀和‘飄’逸的曲面屋的造型,像風在珠江水面上吹起的陣陣微波。”據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有限公司客服中心展館銷售部員工王書明介紹,D區展館室內總展覽面積達12.93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約2.7萬平方米。
步入D區展館內部,8個展廳分兩層分布,展館單個展廳面積均超1萬平方米。一層的空間高達16米,為超高展示空間;二層的展廳均為超闊無柱空間。“設計成超闊無柱空間,主要便于參展商按需靈活隔斷,可以打造不同功能區。”王書明告訴記者,國際會議中心還將打造“會+展”的全新空間,預計在今年6月底竣工。
記者了解到,以往位于廣交會展館A區的機械類展區,在此次優化重組后,將集中安排在D區展館展出。“主要是D區展館的條件優越,比如具有供水、供電、供氣等設施,以及地面承重指標等都特別適合展出工業類、機械類題材。”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有限公司廣交會工作部高級經理宋文璨說。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廣交會新增工業自動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孕嬰童用品3個新展區,以及智慧生活、“銀發經濟”、檢測和防護用品3個新專區。“新增題材是結合當前國際貿易趨勢、市場需求熱點和行業發展狀況設立的。新題材為廣交會注入新的、豐富的展覽內容,有利于吸引更多新采購商。引入上述新題材,體現了廣交會更好地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促進制造業向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宋文璨說。
展位框架搭建初具雛形,展商布展親力親為
4月10日,廣交會展館內部的展位搭建工作有條不紊。位于廣交會D區展館附近,記者看到,各類布展材料有序進場,工人們已經在展館內搭建起了一個個展位的雛形。
“我們今天一大早就進場了。”在廣交會D區展館內新設的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展廳,億航展位負責搭建的工人告訴記者,布展分“三步走”,展位框架的搭建預計當天上午就能完成,之后將“交棒”給木工團隊進一步布展,最后是展品入駐。屆時,億航將在本屆廣交會帶來自主設計研發的多款智能自動駕駛飛行器等。
同樣也是此次的新設展區,在工業自動化及智能制造展廳,展商CSF robotics是第一次來參加廣交會。該公司浙江大區經理譚學金告訴記者,由于公司屬于智能制造行業,此前一直都是參加一些專業展,今年的廣交會,不論新展館還是新展區,對公司的業務和產品來說都十分“對口”。
記者注意到,數十個橙色的工業機器人已經就位,分別應用于焊接、打磨、壓鑄、上下料、碼垛等領域,在新能源、工程機械、汽摩配、五金、C2M線等行業的智能制造新項目都帶到了此次展會。譚學金一邊與現場工人溝通,一邊調試設備,在展位忙個不停,“我兩天前剛到廣州,忙得不可開交。這次我們的展位面積比較大,帶來了20多款工業機器人,現場展示10多套細分行業解決方案。我們也提前邀請了來自國內外的重要客戶,希望能給客戶最好的觀展體驗,也能在本屆廣交會拓展更大的市場。”
知多D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于2020年12月正式動工,包含D區展館、國際會議中心和廣交會大廈西塔,2022年末相繼投入使用。這是廣交會展館發展史上最大的擴建工程,建成后的廣交會展館已成為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會展綜合體,總建筑面積超162萬平方米,展覽面積62萬平方米。
第133屆廣交會首次啟用的展館D區,為廣交會擴容提質提供了物質條件。展館D區共兩層、8個展廳,每展期為廣交會貢獻約10萬平方米展覽面積,使廣交會總展覽面積躍升至150萬平方米,相當于增設了3個大中型展覽。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趙方圓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陳憂子、李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