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近年來,廣州市殘聯緊盯殘疾人康復、教育、托養等民生問題,貫徹落實《廣州市人大2號議案實施方案》要求,著力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廣州康復實驗學校、農村特殊教育學校、廣州市殘疾人托養中心(星安居)等工程項目建設。
近日,廣州市殘疾人托養中心(星安居)項目和廣州市農村特殊教育學校項目舉行開工儀式。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在增城區中新鎮團結村的廣州市殘疾人托養中心(星安居)項目建設工地上看到,該項目緊鄰廣州市第二老人院,目前已經完成土地收儲、清理工作。
廣州市殘疾人托養中心(星安居)位于增城區中新鎮團結村,占地面積82畝,總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300張,一所為廣州市自閉癥、中重度智力障礙及肢體殘疾人提供終身托養服務的公益性機構。
“廣州市殘疾人托養中心(星安居)不是一個普通的建筑設計項目,建筑設計的責任感已經超越了設計本身。”該項目的設計負責人,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湯朝暉介紹,設計團隊提出了“星安居,我們綠色的家”的設計理念。希望建成后的托養中心,能夠成為院友們“隱形的翅膀”,守護相伴,營造溫馨幸福的托養環境。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了解到,設計團隊根據現場地形條件、設計需求,辯證分析高差,因地制宜地確定各區域豎向標高,通過了3級抬地處理以及完善的無障礙交通系統,消化場內的內部高差,將“順勢、通達、便捷、活力、綠色、關懷”等設計理念融入項目設計。為了更好地融入場地景觀,建筑中植入了屋頂平臺,享受明媚陽光。多層次、強復合的建筑與景觀設計豐富了建筑群的空間層次,營造綠色生態的公園式殘疾人托養中心,為托養中心的院友構建溫暖無邊界、綠色的家。
此外,項目把“以人為本”作為方案設計的根本著眼點,并以高起點的環境藝術及景觀設計營造個性化的基地環境,加強基地環境的整體性。高品質的設計有助于提升殘疾人托養生活的品質,推動基地的發展,更好地完成自身的重要使命,打造殘疾人托養中心的國家范例。
與廣州市殘疾人托養中心(星安居)同日開工的,還有廣州市農村特殊教育學校項目。資料顯示,農村特殊教育學校項目位于從化區溫泉鎮石坑村,占地面積145畝,總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規劃學位600個。
這兩個項目均是市“攻城拔寨”和市人大2號議案督辦項目,2個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廣州市殘疾人集中托養和特殊教育供給不足等實際困難,為推進廣州市殘疾人托養和特殊教育服務走在全國全省前列、推進廣州市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市殘聯陳學軍理事長表示,百年大計、質量為本,希望項目參建單位認真履職、通力配合,嚴把質量關、安全關、進度關和投資關,建設優質工程、良心工程、暖心工程,切實為改善廣州市殘疾人托養和特殊教育環境盡最大的努力。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賈政 通訊員穗殘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