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結對伙伴、陪讀計劃,廣州志愿者:幫助特需群體融入社會

    2021-12-17 09:03:49 來源:大洋網

    12月12日,2021年廣州市“愛心滿花城”助殘服務周在北京路步行街正式啟動,“愛心滿花城”助殘服務系列活動是廣州市殘疾人事業的特有品牌,已經步入第11個年頭。記者在服務周期間深入走訪基層,了解了一系列廣州溫馨動人的助殘故事。

    △“心聆感影”無障礙電影講解活動現場

    此前,在“瑕之美”特殊孩子藝術節廣東省文藝匯演中,由特需群體創作,囊括美術作品大賽特等獎、一等獎的30幅作品在廣州多個線上線下平臺向公眾持續展出;在劇院舞臺,來自廣東省12個城市的特需群體則上演了一幕幕合唱、舞蹈、演奏、朗誦等。一個個孩子的故事經由藝術的美感向這座城市的眾多公眾撕下“殘障”的標簽。

    這場文藝匯演近年來影響力不斷拓寬,影響的人越來越多,志愿者正是重要的力量。一位志愿者說,“障礙不應該是一種偏見,但我們必須正視它,幫助特需群體跨越各種各樣的障礙,這時,最需要的,也是志愿者,在跨越障礙的基礎上,融合才有可能出現。”

    △“心聆感影”無障礙電影講解活動現場

    走出家門,永遠是第一步

    “對于大部分心智障礙群體而言,家永遠是最安全的港灣,但走不出家門,就意味著告別所有的可能性。”一位助殘志愿者說。然而,對于殘障人士而言,僅僅是走出家門,與外界交流,就已經存在著許多困難。

    據了解,心智障礙青年在融入社會中的一大障礙是他們的社交圈非常局限。但在廣州市揚愛特殊孩子家長俱樂部,這家專注特需群體及其家庭需求和發展的公益機構看來,特需群體也很渴望能夠交到更多朋友,跟正常人一樣和朋友聊天、出門。

    “在這一次特殊孩子藝術節中,小魚(化名)在現場擺攤即時創作,他的笑臉氣球特別受歡迎,當然,更為圈子里所知的,是他給海洋館畫的一只彩虹白鯨。”俱樂部一工作人員分享道,小魚在2歲多被確診為自閉癥,在專業力量和家長的積極干預下,小魚順利地在普通學校度過了小學、初中,目前已經順利升讀職中,繼續學習自己熱愛的美術。

    “但這些都建立在孩子能融入社會的基礎上。”該工作人員透露,從2020年起,廣州揚愛組織“社區老友記”活動,發動廣州揚愛助殘志愿服務隊組織志愿者協助心智障礙青年進行不同主題的社區探索和實踐體驗,提升社區生活技巧,使其更能自主地和社區融合。

    △“心聆感影”無障礙電影講解活動現場

    “社區老友記”的概念最初來源于美國“Best Buddies”(最佳老友)項目,意在讓心智障礙青年與更多同齡人形成長期穩定的老友及伙伴關系。而小魚正好和志愿者盧花結對。令盧花印象深刻的是,在彼此相約外出期間,小魚不僅非常愿意學習和交流,而且是個暖心的孩子。即便在公共場合,小魚偶爾會做出不合時宜的行為,但只要盧花提醒,小魚就會認真學習,不再出現這樣的行為。

    “在博物館里參觀期間,看到畫作上的鴿子,小魚學了一聲鴿子叫,在我提醒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叫之后,小魚就沒有再發出叫聲了。”她回憶道,跟心智障礙青年一起外出,經常會出現可以引導他們的時機。“每一次進步,無論對于小魚,家長,還是我們,其實都會很欣慰的。”走出家門,建立聯系,永遠是融入的第一步。

    △“心聆感影”無障礙電影講解活動現場

    “天使”陪讀,推動融合教育

    走出家門只是第一步。

    “瑕之美”特殊孩子藝術節已步入第24個年頭,最初由廣州揚愛和廣州市少年宮發起,旨在為特需群體提供一個展示的舞臺。這些年,廣州市少年宮是全國首家,也是目前唯一長期關注特需孩子藝術教育的少年宮。多年來,持續開展特殊兒童免費教育培訓項目,大力推廣公益性藝術教育。他們深知——要展示,首先要成長,但如何支持他們成長,則是另一個問題。

    自2007年,廣州市少年宮特殊教育部逐步建立起一支恒常的志愿者服務隊——“愛特天使”融合教育志愿服務隊,開展各種志愿服務活動,“陪讀計劃”就是其中之一。每個周末,都有數百名大學生志愿者,來到廣州市少年宮特需孩子的課堂,陪伴、輔助特需孩子們上美術、手工、音樂、療育等課程,引導他們完成老師的任務。

    大多數志愿者來陪讀之前,并沒有接觸過特需孩子,甚至有一些誤解,但接觸下來,他們發現這些孩子并不如想象中那樣“難相處”。

    來自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紅十字會的志愿者蔡詩慧說:“我之前還以為特需孩子不會表達情感,但熟了之后他們可能會很黏你。一開始會看到他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會失控亂跑,但相處久了會發現他們就是一個個普通小孩。”

    很多志愿者跟詩慧一樣,和特需孩子相處之后,越來越喜歡他們,有的志愿者甚至已經堅持了好幾年,還帶動了身邊的人加入“陪讀計劃”中。隨著志愿者團隊的不斷擴大,為了給特需孩子更專業的陪伴和幫助,廣州市少年宮每學期都會為志愿者們開展一系列培訓,包括專業配崗管理、志愿服務領袖培訓、特殊教育專業技能講座、團隊特色服務督導等成長性服務,給予他們成長和學習的機會。

    相關負責人說,因為“陪讀計劃”,特需孩子和家庭發生了一些實實在在的變化——因為有志愿者陪讀,家長們可以難得放松一兩個小時,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孩子們也有了更多社交訓練的機會,慢慢地愿意打開心扉,和外界接觸。

    △“心聆感影”無障礙電影講解活動現場

    跨界無障礙,這才是真正的共融

    除了這兩個志愿服務團隊,還有一些志愿者在藝術節的幕后努力。

    現實生活中,許多殘障人士因為各種各樣的阻礙,無法享受藝術文化。2012年,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和廣州青年志愿者協會助殘服務總隊一起合作,舉辦了“心聆感影”無障礙電影現場講解活動,將平面的畫作通過文字和聲音進行了延展。通過口述影像,視障朋友也有機會一起“聽”畫。目前活動已經舉辦了50期,志愿者服務時長累計超過11000小時,服務殘障人士超過8000人次。

    2021年“瑕之美”特殊孩子藝術節的籌備過程中,大家如同心靈感應般,不約而同想到了這只志愿服務隊。“這個舞臺不是憐憫的衍生物,而是無障礙環境的結果,因此,它不應該強調障礙,而是強調沒有障礙,每個人自打出生起,就可以探索各種各樣的美。”

    彼時,這只志愿服務隊開始了為藝術節的多幅畫作錄制畫面聲音。

    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在講解每一個畫面或視頻之前,講解員們都需要提前準備,反復觀看,推敲細節,一個一個字地雕琢稿件。在志愿者煥如看來,如何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準確地把電影畫面上的內容傳達給視障患者,讓他們理解畫面的內容,這是口述影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大難點。即使在過程中承受了一定的壓力,但是能夠將電影更好地呈現給聽眾,是她持續做口述影像的動力。

    而志愿者楚楚加入“心聆感影”團隊,源于一次特別的體驗活動。因為體驗活動中設置了視障患者可能遇到的種種障礙,楚楚一直牽著志愿者的手,“如果放開我的手,我可能一步都不敢踏出去。”那次體驗活動之后,楚楚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牽引別人、給別人溫暖的人。在她看來,無障礙應該無處不在,因為沒有誰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陷入障礙中。

    值得關注的是,無論是口述影像還是藝術舞臺,都旨在幫助殘障人士能夠走出家門,在這個過程中認識新的朋友,融入社會。這個過程中,志愿者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他們和特需群體彼此走近,建立鏈接,并創造更無障礙的環境和舞臺時,更多特需朋友才有可能表達自我,探索自己的價值。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感受,享受這個舞臺,我心里面特別感動,覺得我做這種事情是有意義的,對社會是有貢獻的,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會堅持的原因。”一位藝術節工作人員說,“特需孩子需要被看見、被接納,每一位陪伴他們成長的志愿者,已經走在推動社會融合的路上,也讓我們看到了特需孩子平等融入社會的更多可能。”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琳、賈政 通訊員:穗殘宣、張雪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通訊員:張雪欣

    關鍵詞: 志愿者 孩子 特需 障礙 小魚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页在线播放|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哦|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91|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亚洲第一AV网站| 亚洲天堂中文资源|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