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從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數據服務中心獲悉,截至11月,廣州市社會保障卡持卡人累計超過1677萬,電子社保卡累計簽發量2168萬,整合了醫療保險卡、健康卡、銀行卡、圖書讀者證、羊城通、優撫證等卡(證)功能,實現了群眾少辦卡。
目前,廣州市社保卡已實現200余項政務服務和便民應用,本市退休人員養老金、失業金、就業創業補貼、高齡補貼、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補貼等已應用社保卡進行發放。
市民申領社保卡可通過“粵省事”等多種平臺
12月10日,15屆165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法(修訂草案)》(簡稱《辦法》)。市民申領社會保障卡可通過“粵省事”“穗好辦”“廣東人社”等多種網絡服務平臺,或者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前往社會保障卡合作銀行網點辦理。新《辦法》明確,初次申領時間由原來的30天縮短為12個工作日,若申請人急需用卡的,可以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前往社會保障卡合作銀行即時制卡網點辦理,現場立等可取。
《辦法》還明確了要為社會保障卡未來的發展留足空間,鼓勵各應用單位拓展更多社會保障卡的應用場景,包括智慧城市服務、社會民生服務等民生領域的應用功能,促進跨領域、跨行業集成應用,逐步推進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公共服務“一卡通”。以社會保障卡為介質,對持卡人“記錄一生、服務一生、保障一生”。
全市服務網點逾2000個,推出多項便民服務
截至11月,全市已有超過2000個銀行和街鎮社區服務網點、17個網辦渠道,提供社會保障卡各類線下線上服務1481.6萬筆。廣州市社會保障卡在陸續推出免年費、免小額賬戶管理費、免掛失解掛手續費、免異地或跨行取款手續費、免費開通待遇進卡短信服務以及銀行專屬服務等政策措施的基礎上,近期在全省率先推出網上申請免費核驗相片并提供回執號的便民服務。截至11月份,免除130.85萬申領人相館拍照付費的麻煩,累計為群眾節省超過2617萬元。
下階段,廣州市將進一步拓展社會保障卡應用范圍和領域。推動廣州市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的實施,進一步拓展電子社保卡的應用范圍,推進電子社保卡在社會保障、城市交通、就醫購藥、公共服務等領域實現通用,探索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的服務和管理模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劉春林 通訊員:郭惠華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耀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