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廣州市婦聯等14部門在2021年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3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上,正式啟動了“廣州市科技創新巾幗行動”。活動由廣州市婦聯、廣州市科技局主辦,廣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等承辦,采取線上形式開展,通過直播平臺、微信公眾號等多種途徑向全市發布。
賦能:“她享學”女性成長系列活動首場論壇舉行
活動舉行了科技創新巾幗行動之“她享學”女性成長系列活動的首場論壇,邀請了國際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容易,中國嫦娥探月工程嫦娥三號、四號、五號、六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風云二號衛星副總設計師唐琪佳,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主任盧宇彤,中國氣象學會衛星氣象領域科學傳播專家曹靜,創新工場總裁陶寧等6位科技女性專家,就如何在科技創新、實現自立自強中展現巾幗擔當和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進行主旨演講和探討。據悉,“她享學”系列活動今后將持續開展,提供學習機會,為女性賦能。
據介紹,近年來,廣州市科技支出占地方財政支出比重年均約7%,2020年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達到了774.84億元,R&D人員達23.93萬人,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累計超3萬家,居全國第一。越來越多廣州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IT、互聯網等領域嶄露頭角,涌現出了侯凡凡、王迎軍、劉雅紅等一批重量級女科學家。一線科研女性也在不斷增長,在職科技活動人員和R&D人員的女性占比都超過37%。為此,市婦聯還扶持培育了廣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女醫師協會等一批女性科技創新行業組織,為更好地服務女性科技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聚焦:18條“干貨措施”凝聚科技女性力量
今年以來,為努力整合多方資源,更好地凝聚科技女性力量,廣州市婦聯聯合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等14部門經過深入調研、反復論證,出臺了《廣州市科技創新巾幗行動實施方案》,在本次活動中正式發布。《方案》主要包括強化思想引領、搭建發展平臺、壯大人才隊伍、優化服務保障、聚焦灣區建設等5個方面18條“干貨措施”,包括研究建立女性科技人才數據指標體系;加強對優秀女性科技人才的宣傳宣講;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投身創新創業;實施女職工創新工作室五年行動;“廣聚英才計劃”等重大人才項目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女性人選;常態化開展女科學家進校園活動;加大巾幗科技志愿隊伍建設;相關高校科研項目申報過程中執行同等情況下女性科研人員優先的政策;為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營造良好科研環境和生育友好型工作環境;強化粵港澳大灣區婦女發展合作;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女性創新創業人才護航計劃等具體舉措,聚焦女性科技人才的所需所急,助力女性科技人才在促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上積極作為。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黎慧瑩 通訊員 穗婦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