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上午,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一期工程內部道路綜合管廊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比原計劃提前了8天。
港科大(廣州)校內綜合管廊工程全長1882.8米,最大縱坡為32%,管廊總體呈環形,采用鋼筋混凝土明挖現澆箱型結構,承載核心建筑區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的重要功能,是保障核心建筑區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施工以來,在港科大指揮部的指導下,各參建單位群策群力,共克時艱,嚴格保證項目總體施工進度。面對復雜的地質情況,提前進行地基處理,確保沉降符合設計要求;面對施工場地狹窄及結構尺寸限制等問題,壓縮主體結構施工場地空間,并進一步優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主體結構施工;面對雨季施工、工期緊張、多單位交叉施工以及新冠疫情等影響,積極加強各單位的溝通工作,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工期,做好現場配合施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為施工生產穩步推進保駕護航。
各參建單位嚴格把控施工安全和質量,一是做好常態化安全管理工作,認真落實工人三級安全教育、班前講話、安全交底、三防工作、“三檢”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和應急安全演練,提升全員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水平;二是做好重點風險源監測,針對高空作業、腳手架、臨時用電等重點風險源進行實時監測,要求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落實“先支撐后開挖”的原則,認真填寫施工日志與旁站記錄,定期開展安全專項自查,堅決防范和遏止各類安全事故發生;三是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崗、青年突擊隊作用,確保群安員和青安崗活動落實到位,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讓高質量黨建引領項目高品質建設;四是加強文明施工管控,及時對現場施工道路和施工圍欄進行清理,并采用灑水車和霧炮車對施工現場內外進行降塵處理,不斷提高施工水平,打好藍天保衛戰。
綜合管廊作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項目的重要配套工程,在“決勝四季度”勞動競賽的激勵下,慶盛項目安全、高效、優質、超前地完成了主體結構全面貫通的施工任務。為項目打好全年收官戰按下“加速鍵”,有力推動后續做頂板防水、土方回填、路面修建等工作有序進行。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耿旭靜、董業衡 通訊員 南沙區產業園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