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作為全國100所參與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實驗校之一,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導下,朝天小學聯合廣東省中醫院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通過在港澳子弟班開展冬至傳統民俗文化體驗,冬至傳統中醫養生研習等活動,傳遞新時代文明新風,進一步以傳統文化浸潤童心,引導少年兒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當傳統節日遇上中醫藥文化,究竟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朝天小學一年級港澳班看看吧!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一首《節氣歌》開啟了主題活動。在老師帶領下,同學們積極思辨,興致盎然地圍繞“冬至“主題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隨后連線空中課堂,由南陽醫圣祠暨張仲景博物院副館長楊磊在仲景祠為同學們介紹了醫圣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的生平及貢獻,并介紹了中醫養生智慧。
緊接著,由廣東省中醫院的校外輔導員——新安醫學世家,國醫大師朱良春先生學術傳承人,胡世云主任現身說法,結合中醫藥的理念和知識,跟同學們講解冬季新冠疫情防控的健康知識,并教授二十四節氣的養生科普知識,讓同學們從有趣的互動中,學習如何在冬天里守護自己的健康。
民以食為天,”家家搗米做湯丸,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丸是一項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親手學習做湯丸,把主題活動推向高潮。胡主任按照中醫時間養生智慧,教同學們初步判斷自身的體質,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甜湯來配湯丸,陳皮紅豆沙、雪蓮銀耳湯、桂圓大棗湯……同學們不僅體驗了勞動的樂趣,還分享了屬于冬至的甜蜜。吃過熱騰騰的冬節圓,幸福美滿迎新年。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發布,意味著關注中醫藥文化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題中之義、優勢所在。朝天小學與廣東省中醫院簽署和合作協議,一同探索“中醫院專業知識”與創新“體驗學習方式”組合教育模式。
未來,朝天小學將繼續以創建文明校園六好標準為抓手,持續廣泛開展一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立足嶺南中醫藥特色資源,開展全校的中醫藥文化主題研學。引領同學們在體驗中醫藥文化過程中,激發民族自豪感,鍛造理想信念,弘揚主流價值,涵育中華文化,滋養文明風尚。(來源:朝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