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大年初七,虎年開工首日。
在春節假期中充滿電后,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開工,他們帶著希望和憧憬,在廣交會展館、在廣州港、在大學城實驗室……迎來新春“開門紅”,為廣州的城市建設添磚加瓦。
新年一開工
廣州上演“加速度”,
有哪些動作被關注,
一起來看看!
【施工建設忙】
廣交會展館四期
建設實現大進展
“好——啟動——滑移——停——落位!”2月7日,是虎年的首個工作日。位于廣州海珠琶洲的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上,鋼結構技術負責人唐振正在指揮同步滑移施工。
經過42天的連續奮戰,在這一天,展館標志性“飄帶”屋面的支撐系統——全國首例119.5米大跨度預應力倒三角管桁架結構,實現兩組滑移單元平穩準確就位,為下一步金屬屋面施工打好了基礎。
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廣交會展館四期展館擴建項目,總建筑面積約56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將使廣交會展館總建筑面積增加至168萬平方米,成為全球最大的現代化會展綜合體之一。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在工地現場走訪看到,盡管天氣陰冷不時有陣雨,38米高的屋頂施工現場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最東面的滑移單元已經順利就位,正在移動的第二個滑移單元也在當天傍晚平穩就位。
“工程質量是至關重要的大事。”工程質量總監王向陽腰系安全繩、手持檢測裝置,駕輕就熟地在鋼結構桁架間爬上爬下進行質量檢查。項目2000多名建設者春節期間堅守崗位,分三班投入建設,全力確保工程在2022年秋交會前順利竣工。
【港口作業忙】
廣州港
國際大港,全年365天不打烊
2月7日,春節假期后的開工首日,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走訪廣州港南沙港區看到,上午9時開始,前往碼頭的集裝箱卡車逐漸增多。
位于廣州南部的龍穴島上,碼頭綿延,岸橋林立,巨輪停泊,五顏六色的集裝箱堆放得層層疊疊。雖然每年的年初時節是港航業的傳統淡季,但是廣州港南沙港區的裝卸業務依然繁忙暢旺。
木質素
“我們的研究對象主要聚焦在工業木質素上,希望如石油一樣實現木質素的分級梯度利用。通過化學改性和微結構調控,讓木質素在合適應用領域發揮它的作用。” 該團隊成員、副教授林緒亮博士對記者說。其團隊研究的工業木質素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從酚類平臺小分子、微納功能材料、表面活性劑三個研究方向中可以衍生出涉及農業、建筑、能源、塑料等領域的十多種產品。
“時間總是不夠用,我們也希望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時間多做點事情。”林緒亮告訴記者,實現工業木質素的高值化資源化應用,將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也將極大地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所以他們不敢有一絲懈怠,并一直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干勁去推動木質素“物盡其用”。
【一線生產忙】
廣日電梯生產車間
全自動化運轉,最快可實現17秒生產一個層門
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的廣日工業園是廣州廣日電梯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日電梯”)的華南制造基地,也是其總部所在地。
在生產車間內,只見一排排生產設備正在高速運轉,大量的智能運輸機器人來回穿梭,生產線上的智能機械臂正揮舞著進行焊接。
技術人員進行復工前設備檢修工作
據介紹,廣日工業園占地約30萬平方米,其中廣日電梯制造車間就包含了扶梯車間及主機車間、鈑金車間、電控車間等4個整機制造車間,年產能達2.5萬臺。
偌大的車間、如此高的產能,現場看到一線生產工人正有條不紊地操作著計算機系統,伴隨著一道又一道生產指令下達,機器運轉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地響起,工人們嫻熟的動作和臉上滿意的笑容為這個祥和的春節又增添了更多光彩。
據介紹,大年初六起,廣日電梯已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有序逐步恢復生產。“目前國內電梯市場正在逐步回暖,我們在庫訂單同比去年同期有20%左右增長,公司現已全面投入節后復工復產當中,2022年將加緊目標沖刺,虎力全開,邁向未來。”廣日電梯總工程師張研表示。
【冬日消費忙】
廣州商圈精彩不斷
“冰上芭蕾”開年受熱捧
在虎年的首個“開工日”,記者注意到,除了有很多人“流連”于年味之中,打卡糖葫蘆、年宵花、糖畫等傳統年俗,還有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商場“長見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虎年春節正好遇上北京冬奧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冰雪運動成為最時髦的冬季活動。虎年開工首日,位于商場內的冰河灣真冰場上不乏前來體驗冰雪運動魅力的市民。
“那個女孩子看起來好像在冰上跳芭蕾!”首次來到滑冰場的井小姐,對著一抹在冰上靈活“起舞”的粉色身影羨慕不已。記者了解到,很多市民都是第一次體驗滑冰溜冰,但他們仍舊在這個“冰上樂園”玩得不亦樂乎。
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這兩天通過觀看熒屏上的冬奧會比賽,深深地為滑冰運動的優美感到震撼和觸動。“以前我滑過旱冰,也沒有去過北方見過冰雪,特別希望能夠感受上冰面的感覺,于是搜到家附近有滑冰場后便趁著開年來體驗一下。”
正如正佳集團相關負責人所介紹的,未來,隨著更多新業態、新模式、新物種的持續引入,廣州的商圈商場將會為人們的城市旅游微度假提供更加優質多元的體驗,而這也將為廣州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持續貢獻力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靖文 李妍 龍錕 林曉麗 許曉芳 文靜 通訊員:張佳妍 張瑾 鄒井棋 梁延之 方延欽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韻樺 廖靖文 龍錕 王燕 通訊員:張佳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