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佛環線西環(廣州北站-佛山西站)環評報告正在公示,線路預計今年開工,工期5年。屆時廣佛環線將完整“成環”,串起白云機場、廣州南站、廣州北站、佛山西站等交通樞紐。未來,多條珠三角城際將接入廣佛環線,由廣州地鐵運營,與地鐵的銜接將更加暢順便捷。
值得留意的是,廣佛環線西環初期計劃采用4節車廂列車,更符合客流實際。地鐵設計專家建議,規劃中的佛穗莞城際宜考慮按6節車廂列車的規模建設,運營不同階段采用3節(或4節)與6節車廂列車混跑,可節約土建和運營成本,有利于高密度發車,更適合地鐵化的營運模式。
廣佛環線西環今年開工,工期5年
廣佛環線西環位于佛山市東北部、廣州市西北部。線路起自佛山西站,經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里水鎮、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秀全街道和白云區江高鎮,止于廣州北站。線路長度47公里,其中廣州市境內16.5公里,佛山市境內30.5公里。
工程運營后共涉及9座車站,依次為佛山西站、獅山東站、大欖站、官窯南站、和桂站、炭步站、花都港站、神山北站、廣州北站。一頭一尾的佛山西站與廣州北站已投入運營,本次工程僅包含新建的7座中間車站,其中獅山東站為地下站,其余6座車站為高架站。
廣佛環線西環速度目標值160~200公里/小時(地面段20公里/小時,地下段160公里/小時),工程計劃2022年開工建設,建設總工期60個月,工程總投資245.24億元。
多條珠三角城際將接入廣佛環線
廣佛環線西環建成后,將與廣佛北環、南環、東環共同組成珠三角城際網中的核心環線——廣佛環線,串聯廣州南站、佛山西站、廣州北站及白云機場等重要交通樞紐。其中,廣佛北環(廣州北站-白云機場北)已于2020年11月30日開通,廣佛南環(佛山西站-廣州南站)今年有望通車,廣佛東環(廣州南站-白云機場北)仍在建設。
未來,廣佛環線將接入多條珠三角城際。從列車運行方案可見,廣佛環線的軌道走廊上,將開行多種線路的列車,包括:廣佛環線、穗莞深城際、佛肇城際、佛莞惠城際、廣州北經琶洲往惠州城際列車。此舉可實現區域軌道交通系統成網、互連互通、統一運營、資源共享,實現城際軌道交通網絡客流整體效益最大化。
上月初,廣州地鐵主要負責人表示,珠三角城際公司的管理權已移交至廣州地鐵。未來,上述城際鐵路(至少大部分)將由廣州地鐵運營,城際與地鐵的換乘銜接將更加暢順。比如在廣州南站,地鐵22號線與廣佛環線、佛莞城際的換乘都在地下,步行距離就像換乘其他地鐵一樣。
建議:佛穗莞城際采用6節車廂列車
環評報告顯示,廣佛西環初期日均客運量5.16萬人次,近期14.51萬人次,遠期26.69萬人次。對應地,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運力安排。初期廣佛西環開行4節車廂列車,近期廣佛環線(全線)采用4節和8節車廂列車混跑的模式,遠期廣佛環線(全線)全部采用8節車廂列車。
初期小編組、遠期大編組的做法,相比“一步到位”采用大編組,更符合線路的客流情況,減少浪費,讓運營調度更靈活。目前,地鐵18號線日均客運量不足10萬人次,8節車廂的列車存在較大運力冗余。規劃中的佛穗莞城際(前身為廣州28號線),初步打算也是用類似高鐵的8節車廂列車。
18號線平峰期客流情況
參與規劃設計的地鐵專家認為,佛穗莞城際采用6節車廂市域D車,運力已經足夠強大,初近期和平峰時候只需3節或4節車廂。此舉一則減少基建投入和征拆量,二則提升運營服務水平,小編組有利于高密度發車,三則降低能耗和電費,減少運營虧損和財政補貼壓力。
當前,廣州正大力構建都市圈城際鐵路網絡,未來多條城際將由廣州地鐵運營,乘車體驗將向地鐵靠攏。8節車廂列車更適用于低密度發車的高鐵模式,如果要滿足日常通勤需求,6節車廂或以內的列車更加適合,不同階段采用3節、6節車廂列車混跑,可顯著縮短發車間隔,節省乘客候車時間。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天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