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廣州警方通報了全市電信網絡詐騙一周情況:2月12日至18日廣州全市電信網絡詐騙警情較上一周期有所上升,警情略升的區域有增城、荔灣、花都。在此期間,電信網絡詐騙高發類型有刷單兼職、冒充客服、購物交易、代辦貸款等4大類,占比超78%。詐騙警情上升的類型有冒充客服類詐騙,受騙群體以公司職員、待業人員為主。
2月12日至18日,廣州市電信網絡詐騙警情排名前十的社區有:黃埔區新莊社區、玉樹社區、永崗社區、南崗社區;番禺區前鋒村;白云區大源村;花都區三東村、田美村;海珠區新村社區;天河區文昌社區。
多發詐騙手法及案例
冒充客服詐騙:騙子冒充電商、社交平臺客服的身份撥打事主電話,聲稱因工作人員操作失誤將事主綁定為會員或代理商,不取消會每月定期扣費。事主一旦同意取消,對方會將電話轉接至“銀行”(實為騙子二線電話),以“解除身份綁定”為由指引不斷轉賬“刷回執單”,或提供“安全賬戶”給事主使用,謊稱解綁后原路返還所有資金。
2月18日,事主胡女士報警稱,當天中午接到自稱某短視頻APP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工作人員誤將胡女士辦理成加盟代理商,不取消每月會產生扣費,取消業務需要將電話轉接至“銀行”開具回執單證明。事主同意后接通“銀行客服”電話,按照對方引導將7600元轉賬到指定賬戶“刷回執單”,但遲遲未收到返款。直到對方稱回執單未辦理成功,需要向貸款平臺查詢借款額度,胡女士才察覺被騙。
2月18日,事主趙女士報警稱,當天接到自稱電商平臺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因工作人員操作失誤將趙女士注冊為網購平臺的鉑金會員,不取消每個月會扣500元會員費,一年累計扣款6000元。趙女士輕信同意取消,對方將電話轉接至“銀行”處理。“銀行客服”引導事主將名下銀行卡里的資金轉入“安全賬戶”,承諾取消會員便立刻返還所有資金,趙女士分4筆轉賬約20萬元后,經其丈夫提醒才發現被騙。
廣州市反詐中心提醒:
1.接到聲稱客服人員的電話務必保持警惕,不要輕信“工作人員誤操作需要解除身份綁定”的說辭。
2.所謂的“安全賬戶”都是騙人的戲碼,不要輕易向陌生人轉賬及提供個人賬戶信息。
3.如遇可疑情況,可撥打96110咨詢求助,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關注“廣州公安”“平安廣州”“廣州反詐服務號”等官方公眾號,學習防騙知識,防詐反詐。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作林、張丹羊 通訊員:公新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