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剛剛結束,你在回味選手們精彩表現的同時,是不是也有疑惑:這些運動員,尤其是花樣滑冰,轉這么多圈,是怎么做到保持平衡不頭暈的呢?畢竟普通人轉兩圈就暈了。甚至有的人不轉都會暈。這一切,都和維持人體平衡的重要結構——“前庭”有關。
轉不暈需要大量訓練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主任張宏征解釋,人體能夠維持平衡,需要前庭覺、視覺和本體覺三者協同作用。任何一個出現問題,都會讓我們產生眩暈、走路不穩等癥狀。其中,最容易產生眩暈和不穩的結構,就是前庭器官。
前庭器官位于內耳,包括三個半規管和2個耳石器。三個半規管從三個不同維度感知頭部旋轉,然后整合成神經沖動輸送給大腦。兩個耳石可以檢測線性加速度,并不停地將感受到的神經沖動輸送到中樞。它們和視覺、本體覺接收到的神經沖經過整合,共同維持身體平衡。
其中,半規管內存在淋巴液和壺腹嵴,壺腹嵴就像是小塊海藻漂浮在液體中,感知發生的一切。當連續進行幅度較大的旋轉時,壺腹嵴毛細胞過度刺激,沒有經過訓練的普通人前庭中樞耐受度會稍差一些,轉幾圈就會頭暈站不穩。
而統計數據顯示,在重大花樣滑冰比賽中,4分半時間里,運動員平均要轉近百圈。為什么他們轉這么多圈,最后還能平穩落地呢?張宏征解釋,這要靠大量科學的前庭功能訓練,使得旋轉或各種加速度刺激產生的反應不斷減輕,甚至消失,讓自身的平衡系統在復雜快速的旋轉過程中找到平衡點。
不轉都暈或是耳石掉了
有一部分人,即使沒有轉圈,只是做一些正常的頭部運動,也會突然天旋地轉、站不穩。這時就要注意了,很可能前庭功能出了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耳石癥。
前庭器官包括橢圓囊、球囊2個耳石器,它們都有耳石膜覆蓋,膜內有耳石。在某些情況下,比如前庭炎癥、大力撞擊或者離子代謝失衡等,就有可能引起耳石從正常位置脫落。一旦掉入半規管道或黏附于嵴頂,就會引起眩暈,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耳石癥。
耳石癥高發于40歲以上人群,一些特殊人群如體質較弱的女性,以及長期不運動、壓力大、有睡眠障礙的白領一族也屬于高危人群。不過,耳石癥絕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通過手法復位去治療,有時還會輔以藥物治療。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伍曉丹、江珊珊、林綿綿)
鏈接:
冬奧健兒的牙為何是彩色的?
冬奧會上,滑雪健兒完賽后振臂歡呼,露出了嘴里的彩色牙齒,不同人的顏色還不一樣,這是什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預防科副主任醫師于麗娜解釋,滑雪運動員有彩色牙齒,是因為戴了運動護齒。
運動護齒俗稱“運動牙套”,它是一種抗沖擊力的彈性軟墊,當外界力量作用到面頰部與面下部時,它可以吸收并重新分配力量,運動員在咬住它時,還可增加全身肌肉力量,有助發揮出最佳競技水平。我們在進行高強度和直接對抗性運動時,運動護齒能緩沖頜面部和牙齒受到的意外沖擊力,保護大腦,降低口腔組織損傷概率,減輕傷害的嚴重程度。
于麗娜提醒,像滑雪、籃球等劇烈運動容易跌倒,除了骨折、韌帶關節受傷,還可能會發生牙外傷,即牙折斷、牙脫落等。在運動中佩戴運動護齒能夠通過緩沖保護大腦,降低口腔組織損傷概率,減輕傷害的嚴重程度。而不同的運動項目,定制運動護齒的厚度也不同。
于麗娜指出,上頜門牙是口腔中最容易受到外傷的牙齒,一旦損傷有可能造成牙折斷、牙錯位、牙脫落、軟組織撕裂等,不管是運動員還是我們普通人,在參與對抗類或沖擊類運動時,應盡量佩戴運動護齒,守護牙齒健康。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婉虹 通訊員張曼莉、李耀文、郭千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