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午后的光暈照射在擦拭整潔的消防車上,班長趙生元爬上扶梯做著耐心地檢查。旁邊的年輕消防隊員打趣說道:“班長,你這樣子和當年雷鋒同志修拖拉機時還真有點像。”趙生元只是莞爾一笑,繼續埋頭在車身里。
3月3日,記者走進青海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長江南路的海西州消防救援支隊長江南路特勤站的營區里看到,消防隊員們正在對消防車輛以及裝備器械進行整修保養。“我們要時刻準備好守護人民群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即便是每周的例行維護,但每個消防員們都是一絲不茍,耐心仔細地進行。
這是個由37名消防指戰員組成的特勤站點,身著“火焰藍”的他們雖然來自全國四面八方,但扎根在瀚海戈壁他們眾心所向——把弘揚雷鋒精神,竭誠奉獻、服務好轄區群眾作為烙印在心底的初心使命。
(相關資料圖)
身材挺拔的班長趙生元并不善言辭,自2010年參加青海消防隊伍來,已在消防基層一線度過了13個年頭,算得上是站上的“老兵”。“我們的本職工作就是服務人民群眾。”在趙生元看來,弘揚雷鋒精神是件正能量的事情,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助人為樂……早早都已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當中。
身為班長的他像位“老大哥”般,總是照顧著班里的隊員和新人,和隊員們一起在訓練場上磨煉本領、鉆研技術,通過“傳、幫、帶”讓新入職的隊員盡快掌握滅火救援技能。
“從剛入職到下隊的3個月時間里,在班長的幫助下自己的業務技能提升很快。”2021年9月份剛入職的消防員冶曉文深有感觸,他說:“把雷鋒精神融入血脈,爭做一名‘雷鋒式’的消防員就是自己奮斗的目標。”
走進特勤站的大廳,明亮鮮紅的柜子里擺放著一些醫療箱、雨傘、打氣筒和工具箱。“可別小看了這個便民柜,關鍵時刻可有大作用哩。”特勤站副站長吳岳明向記者講述了一段真實發生的故事:
2022年夏日的一天,自江蘇去往西藏旅游的夫婦帶著中暑的小孩來到特勤站尋求幫助。事出緊急,值班的消防隊員方石明和奎興安先把孩子轉移到陰涼處,從醫療箱拿出防暑降溫藥品應急,隨后開車送到了海西州人民醫院進行治療。
從那以后,這個柜子又添置了不少新東西,打氣筒、針線包、工具箱……為的就是解群眾不時之需,盡心盡力服務好群眾。
“從點滴做起,不論大事小事,只要是關乎群眾安危的每件事,都是服務的目標和方向。”吳岳明向記者介紹說:“為更好地服務為民,特勤站每周會安排一個班在24小時便民服務站值班,在營門崗哨處懸掛明顯標識,為群眾提供停靠休息、飲水避暑、醫藥包扎、道路咨詢等10余項便民服務。”
秉承著“竭誠奉獻、服務為民”的宗旨,特勤站的志愿服務不僅僅局限在營地內,更是把服務半徑拓展到更遠的“門外”。
在特勤站政治指導員尹群飛的手機里有張特別的照片,是一張到轄區福利中心為孤寡老人理發的照片。“當時理完發,老人緊緊握著我的手表達感謝。”那一瞬間,一股暖意從尹群飛心頭涌上。
在節假日為轄區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陪老人們一起下棋、聊天、唱歌;針對長江南路無商鋪且道路較長的特點,主動認領轄區衛生區域,定期進行清掃,做好衛生城市建設;每年主動為城市生態建設開展植樹造林等一系列志愿活動……
據了解,在做好日常消防救援工作的同時,長江南路特勤站每年都會開展“遞溫暖、送愛心”志愿服務活動,建隊10年來,共開展學雷鋒活動2000余次,累計組織捐款捐物100余次,捐款金額達5萬元,組織無償獻血30余次,每年服務群眾500余人次。
愛心捐助和走訪慰問、定期在火車站開展志愿服務……對于長江南路特勤站的每一員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用愛心溫暖回饋社會、成為“雷鋒式”消防員的信念已深深扎根在長江南路特勤站每一名消防救援人員的心里。
點點滴滴匯成江河大海。駐守在瀚海戈壁的37名隊員,他們每天把學習雷鋒精神記在心上,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把傳承雷鋒精神付諸實踐,不論事情多么微小只要有需要,便義不容辭沖鋒在前,直叫那點點星輝在瀚海大地閃耀。
關鍵詞: